粉紅琵鷺(學名:Platalea ajaja):體高87厘米,翼展127厘米,體重1300克,壽命10年。是一種大型涉禽。腳很長,喙長而呈竹片狀。成鳥頭部光禿及呈綠色,頸部、背部及胸部呈白色,其他的都呈深粉紅色。喙呈灰色。雄鳥和雌鳥相似。飛行時的頭部向前伸。在叢林或樹上筑巢。每次產(chǎn)2-5卵,卵呈白色,有褐色斑紋。

留鳥,分布在安地斯山脈東部、加勒比海地區(qū)、中美洲、墨西哥及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qū)。

中文名

粉紅琵鷺

外文名

Roseate Spoonbill

別名

玫瑰琵鷺

鳥綱

鹮科、也稱朱鷺科

動物界

今顎總目、鸛形目

脊索動物門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琵鷺屬

玫瑰琵鷺

拉丁學名

Platalea ajaj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同義學名

Ajaia ajaja ajaja

亞綱

今鳥亞綱

保護級別

無危

形態(tài)特征

粉紅琵鷺

粉紅琵鷺身高87厘米,翼展127厘米,體重1300克,鳥喙長15-18厘米,壽命10年。是一種大型涉禽。由于其明亮的粉紅色羽毛和獨特的匙形鳥喙,在野外很容易識別。相較于其他琵鷺屬的物種,粉紅琵鷺于中型。嘴長而直,上下扁平,前端擴大呈匙狀,竹片狀,灰色。長頸,并有一個裸露的禿頭,具有淺綠色的外觀;頸部、胸部和背部白色。羽毛的其余部分主要是各種深淺不同的粉紅色,翅膀和上尾羽暗紅粉色。翼角有的黃色的斑塊,尾巴橙色,腿紅粉色。腳亦較長,黑色,脛下部裸出。冬羽和夏羽相似。飛行時的頭部向前伸。

兩性相似,雄性體型稍大。幼鳥大多白色,翼尖暗粉紅色,隨著年齡增長變黑。頭部羽毛豐滿,淡黃色。鳥喙粉紅色。全部長成成鳥羽毛要經(jīng)過四次蛻換,大約需要三年時間。

棲息環(huán)境

棲息于各種水域,半咸水和淡水環(huán)境,河流、湖泊、水庫岸邊及其淺水處,也見于水淹平原、蘆葦沼澤濕地、沿海沼澤、海岸、河谷沖積地和河口三角洲等各類生境。

生活習性

常成群活動。休息時常在水邊成‘一’字形散開,長時間站立不動。性機警畏人,很難接近。常排成稀疏的單行或成波浪式的斜列飛行,兩翅鼓動較快,平均每分鐘鼓動186次。既能鼓翼飛翔,也能利用熱氣流進行滑翔,而且常常是鼓翼和滑翔結合進行。飛行時兩腳伸向后,頭頸向前伸直。

在海邊和淺水區(qū)覓食,搖擺其獨特的勺形鳥喙,從一側(cè)到另一側(cè)搜尋。該物種的鳥喙有敏感的神經(jīng)末梢,可以用于檢測所需食物,主要以小魚、蝦、蟹、水生昆蟲、昆蟲幼蟲、蠕蟲、甲殼類、軟體動物、蛙、蝌蚪、蜥蜴等小型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覓食主要在早晨、黃昏和晚上。通常成小群,偶爾也見單獨覓食的。多在不深于30厘米的水邊淺水處覓食,在海邊常在潮間帶和河入??谔幰捠?。繁殖季節(jié)有時飛到離營巢地10-20千米的地方覓食,甚至有報告離營巢地35-40千米遠的地方覓食。覓食不是通過眼睛直接捕食可見食物,而是一邊在水邊淺水處行走,一邊將嘴張開,伸入水中左右來回掃動,就像一把半圓形的鐮刀從一邊到另一邊來回割草一樣。嘴通常張開5厘米,嘴尖直接觸到水底,當碰到捕獲物時,即可捉住,有時甚至將嘴放到一邊,拖著嘴迅速奔跑覓食。

分布范圍

原產(chǎn)地: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阿魯巴、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茲、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家、巴西、開曼群島、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薩爾瓦多、法屬圭亞那、危地馬拉、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維斯、圣盧西亞、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烏拉圭、委內(nèi)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游蕩:馬爾維納斯群島、格林納達、瓜德羅普島、牙買加、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維爾京群島。

粉紅琵鷺

繁殖方式

它們會在叢林或樹上(一般在紅樹林)筑巢。它們每次會生2-5只蛋,蛋呈白色及有褐色斑紋。幼鳥的頭部有羽毛及呈白色,主羽較為淡色。喙呈黃色或粉紅色。

由幾只到近百只成群營巢。通常營巢在海邊的紅樹林、水域附近地區(qū)的灌叢或樹木上。繁殖期5-7月。由雌性單獨營巢,雄性負責保衛(wèi)領地。巢較簡陋而龐大,通常用蘆葦和蘆葦葉構成,有時也用部分枯的樹枝,內(nèi)放草莖和草葉。每窩產(chǎn)卵通常1-5枚,通常間隔2-3天產(chǎn)1枚卵。卵呈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白色、具有細小的紅褐色斑點。產(chǎn)出第一枚卵后即開始孵卵,但直到卵產(chǎn)齊為止,通常都僅晚上孵,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孵化期24-25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親鳥共同撫育,喂食時雛鳥將嘴伸入親鳥嘴中取食。45-54天雛鳥即可飛翔,但此時雛鳥并不離開親鳥,而是在親鳥帶領下逐漸開始自己覓食,親鳥在開始時也喂食,以后逐漸減少,直至停止喂食。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xiàn)狀

該物種分布范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qū)域或波動范圍小于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zhì)量,種群規(guī)模,分布區(qū)域碎片化),種群數(shù)量趨勢穩(wěn)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