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位觀音座蓮是一種觀音座蓮科觀音座蓮屬植物,葉為二回羽狀,葉為草質,干后為淡綠色。

中文名

邊位觀音座蓮

亞綱

厚囊蕨亞綱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亞門

真蕨亞門

厚囊蕨綱

拉丁學名

Angiopteris sakuraii

蓮座蕨目

觀音座蓮科

觀音座蓮屬

邊位觀音座蓮

命名者及年代

Hieron.

分布區(qū)域

臺灣

植物形態(tài)

植株細瘦,高約1米。葉為二回羽狀;羽片為倒闊披針形,基部寬約5-6厘米,向上部為12厘米;小羽片約20對,基部的近于對生,長約3.5厘米,中部寬不及1厘米,中部的最大,長約8厘米,中部寬約1.3厘米;向頂部又漸小,長僅6厘米,闊披針形,短尖頭或急尖頭,稍向上彎弓,基部近圓形,上側為短楔形,下側為圓形,柄長約1-1.5毫米,開展,葉邊有粗齒牙。葉脈單一或分叉,兩面明顯,向頂部通直,尖端膨大,并進入灰綠的軟骨質的粗齒牙,倒行假脈明顯,在光照下不透明,長達向中肋的1/2處。葉為草質,干后為淡綠色,兩面光滑。孢子囊羣長圓形,彼此不密接,由6-8個孢子囊組成,著生于離葉邊不遠處。

產地分布

產于臺灣(Liutintai地方)。

物種區(qū)別

本種的形體極近于日本南部產的A. fauriei Meron.,但小羽片較寬,不為漸尖頭,倒行假脈在光照下并不透明,葉邊鋸齒為軟骨質,干后脆而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