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圍山觀音座蓮,植株高約2米。葉柄粗如拇指,光滑無鱗片。孢子囊羣長圓形,密接,由8-12個孢子囊組成,接近葉綠,僅有一條極狹而反卷的不育邊緣。

中文名

大圍山觀音座蓮

拉丁學(xué)名

Angiopteris taweishanensis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

亞門

真蕨亞門 Filicophytina

厚囊蕨綱 Eusporangiopsida

亞綱

厚囊蕨亞綱

蓮座蕨目 Marattiales

觀音座蓮科Angiopteridaceae

觀音座蓮屬 Angiopteris

大圍山觀音座蓮

形態(tài)特征

植株高約2米。葉柄粗如拇指,光滑無鱗片。葉片寬闊,二回羽狀;羽片多數(shù),互生,斜向上,中部的長約70厘米,寬約17厘米,長圓闊披針形,羽柄長約4厘米,羽軸向先端無翅;小羽片約27對,互生,相距2-2.5厘米,中部的長約8厘米,基部的略相等,寬約1.4厘米,披針形,漸尖頭,近鐮刀形,基部圓形,對稱,略有短柄,邊緣為全緣,向先端略有小鋸齒。葉為厚草質(zhì),下面無鱗片,淡綠色,上面綠色。葉脈大部單一,下面明顯,上面不甚顯,略斜出,直行,倒行假脈短而不明顯,長不超過孢子囊羣。孢子囊羣長圓形,密接,由8-12個孢子囊組成,接近葉綠,僅有一條極狹而反卷的不育邊緣。

生長環(huán)境

主要生長于海拔100-160米的林下溝邊。

分布范圍

主要分布于云南東南部(河口,大圍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