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醬肉是江蘇蘇州地區(qū)一道傳統(tǒng)名菜,亦稱蘇州臘肉。也是魯菜等的家常菜。在北宋時期就已生產(chǎn),目前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1981年被評為商業(yè)部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

中文名

五香醬肉

別名

蘇州臘肉

主要食材

新鮮牛肉

性質(zhì)

傳統(tǒng)名菜

是否含防腐劑

肉類特點

五香醬肉

長方形,皮呈醬紅色,均勻光亮,精肉略紅,肥膘潔白晶瑩,香味芬馥,肉質(zhì)柔嫩,咸中帶甜,入口即化,鮮美可口。

食譜營養(yǎng)

熱量(770.82千卡) ·蛋白質(zhì)(101.30克) ·脂肪(31.43克) ·

碳水化合物

(21.61克) ·葉酸(1.20微克) ·膳食纖維(0.42克) ·

膽固醇

(420.00毫克) ·維生素A (36.09微克) ·胡蘿卜素(6.60微克) ·硫胺素(0.21毫克) ·核黃素 (0.71毫克) ·尼克酸(28.28毫克) ·維生素C(0.12毫克) ·維生素E(10.69毫克) ·鈣(135.15毫克) ·磷(856.93毫克) ·鉀(1169.61毫克) ·鈉(2583.42毫克) ·

(114.00毫克) ·鐵(19.12毫克) ·鋅(23.95毫克) ·硒(32.97微克) ·銅 (0.99毫克) ·錳 (0.49毫克)

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一

⒈選料:

五香醬肉

選用皮薄肉嫩的帶皮肋條肉為原料。

⒉原料整修:

從帶皮白肉上取下整肋,斬去奶脯,拆除大骨,刮凈皮面毛污,修整肉膘邊緣,然后開條切塊,每塊醬肉生坯規(guī)格為10×16厘米,約重0.75千克的長方形肉塊,并在每塊肉上戳3~4個小孔,便于鹽鹵滲入。

⒊腌制:鹽和硝酸鈉碾兩次拌勻揉擦在生坯外表(每50千克肉坯用鹽2.5千克、硝酸鈉25克)后,入缸腌制。氣溫在10℃以上時,腌制24小時;在10℃以下時,腌制36~48小時。在夏季氣溫達30℃時,只須腌制數(shù)小時即可。

⒋煮燒:先將原汁(上次剩下的湯汁)煮沸,然后將生坯入鍋加配料,待煮沸后即退火,鍋內(nèi)保持70~80℃,用小火燜約2小時取出,用尖筷夾出軟骨后即為成品。

制作方法二

⒈原料:帶皮豬肉5000克,醬油1000克,精鹽200克,蔥、姜共200克,藥料10克。

⒉步驟: ⑴準備工作:將豬肉刮洗凈,切成10塊,放入水鍋中,用旺火燒沸后,即撈至冷水中洗凈;蔥切長3厘米的段;姜稍拍;藥料用潔布包好。

⑵烹調(diào):鍋內(nèi)加清水(以漫過肉為度),放入肉、醬油、鹽、蔥、姜、藥料,用鐵箅子將肉壓住,在旺火上燒沸,撇去浮沫,移至微火上燜煮,至肉熟時撈出,皮朝下盛在盆內(nèi)晾涼。鍋內(nèi)湯燒沸,撇凈浮油,晾涼倒入肉盆內(nèi)即成。吃時將肉撈出,切薄片裝盤。

提示:如無帶皮豬肉,無皮豬肉亦可,但色、味較差。煮肉的原湯可留作下次煮肉時繼續(xù)使用,肉的香味更加醇厚。按此法亦可醬制豬肝、心、肺、肚、腸、尾、頭、蹄、排骨。

制作方法三

⒈主料

豬肘、牛腱子、鴨肫

⒉調(diào)料  食鹽、蔥、姜、八角、花椒、桂皮、料酒、老抽、丁香、茴香、十三香、白砂糖、黃醬、甜辣醬

⒊步驟:

⑴牛犍子洗凈切成10cm見方的大塊,豬肘去骨。

⑵所有需要鹵制的肉類放入容器,加入全部調(diào)味料用手拌勻,腌制一夜。

⑶腌漬好后,將姜拍散,所有輔料裝入茶包袋。

⑷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加熱至開,撇去浮沫。放入茶包袋大火煮5分鐘,轉(zhuǎn)小火燉2小時左右,用筷子扎一下,順利穿過肉即可。

⑸關(guān)火后不取出醬好的肉類,用原湯再煨6-8小時最入味(能過夜最好)。

⑹切片后可隨時裝盤上桌。

制作方法四

蘇州五香醬肉

原料配方

原料肉100千克 醬油3千克 紹興酒3千克 精鹽6~7千克 桔皮150克 八角茴香200克 蔥2千克 生姜200克 白砂糖1千克 硝酸鈉50克

制作方法

⒈取塊:采用皮薄肉嫩,肥膘不超過2厘米,帶皮的肋部肉為原料。先刮凈皮毛,清除血污,割去奶頭,切成每塊10×16厘米,重0.8千克的長方塊,并在每塊上劃成8~12條刀口,以便吸收鹽分。

⒉腌制:將鹽和硝的水溶液撒在肉塊上,并在肉塊表面擦鹽,然后置于木桶中,經(jīng)5~6小時后再放入鹽鹵缸中腌制。腌制時間視環(huán)境氣溫而定。室溫20℃腌制12小時可,若30℃以上只需4~5小時,冬季氣溫低,腌制作1~2天才能腌透。

⒊醬制:腌好的肉坯瀝干鹵水。鍋內(nèi)先燒開水,再投入香料、輔料,然后將肉坯下鍋,旺火煮制,加入紹酒、醬油后,再改小火燜2小時,待皮色呈麥稈黃色時,在出鍋前30分鐘加入糖。出鍋時逐塊擺在盤里,皮朝上,趁熱將肋骨拔出,保持形狀美觀,冷卻后即為成品。

制作方法五

北京五香醬肉

北京五香醬肉屬于家常菜譜,主要原料是豬肉,工藝是燉,五香醬肉成菜色澤紅潤,肥而不膩,鮮美醇香,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

五香醬肉的原料

鮮肉2千克;

五香醬肉的配料

冰糖一湯匙、紅糖2湯匙、醬油4湯匙、料酒2湯匙、花椒面2g、大料2顆、桂皮少量、香葉2片、五香粉(也可以用十三香)6g、鹽6g,蔥段、姜段;

五香醬肉的做法

[1]

1、把豬肉洗凈,切成5厘米見方的小塊;

2、把豬肉用配料抓勻腌制;

糖和鹽的比例為3:1,醬油加料酒最好沒過肉(我只放到肉的3/4),不要加清水,只用醬油和料酒。用保鮮膜封好放入冰箱一晚。不要用老抽顏色太重;

3、高壓鍋燉20分鐘。取出后放涼,切片食用。

梅菜扣肉

做法

梅菜扣肉中五花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梅菜吸收了大量肉湯和油汁,肉香濃郁。

材料:五花肉、梅干菜

做法:

1:帶皮五花肉一塊,加水,料酒,蔥段,姜片煮至七八分熟。

2:撈出擦干肉皮上的水份,抹老抽蠔油上色。稍晾下。 3:入熱油鍋將肉皮那面煎至表皮打皺。

4:煎好的五花肉。

5:將五花肉切成這樣一厘米厚的片。

6:梅干菜洗凈。

7:熱油蔥姜干辣椒熗鍋,倒入梅干菜,加糖,鹽,老抽,蠔油翻炒,添高湯,燜至湯收半干,加雞精。

8:肉擺放碗中,炒好的梅干菜鋪在上面。入高壓鍋中蒸二十分鐘即可。

9:取出,倒出碗中湯汁,拿個盤子,將肉倒扣在上面,再將湯汁溝薄茨淋在肉上即成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