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成就
趙國聯(lián),自幼染墨,臨池學書,對古今名家法帖心摹手追,以“蘭亭”為宗,兼取顏、歐、柳、趙之長,五十余年寒暑不輟。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拜沈延毅為師,從此書藝日益精進。一九七四年,在全軍書法大展中,微書《蘭亭序》榮獲第一名,受到郭沫若、趙樸初、舒同、溥杰、啟功等老一輩書法大師們的嘉許。一九八一年五月,在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第一屆理事會上,經(jīng)趙樸初和沈延毅舉薦,當選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八十年代以后,其書法成就屢見報端,書法作品和個人辭條,先后入編《東方之子》、《世界藝術家名人錄》、《當代書法名家墨跡選》、《中國實力派書法家精品集》、《中國二〇〇〇年藝術家長卷》、《當代書法名家楹聯(lián)墨跡選》、《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中華名人大典》、《中國實力派書法家名家經(jīng)典》、《國學辭典》、《中國文藝三十年》、《中國百家姓氏通鑒》和《中國書畫名家》等一百余部辭書和作品集?!兜赖陆?jīng)》百米長卷獲二〇〇〇年全國金獎,最大的書法作品《道德經(jīng)》七百斤巨書,在大連、哈爾濱、盤北京等地巡展后,于二〇〇九年六月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最小的書法作品,微書《蘭亭序》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趙國聯(lián)出版的文學作品有:散文集《春草吟》、《青春的旋律》、《北疆烽火》、報告文學集《戰(zhàn)士的歌》。影視作品《鳳鳴朝陽》。書法作品有《趙國聯(lián)行書作品集》、《趙國聯(lián)草書作品集》、《道德經(jīng)草書長卷》、《道德經(jīng)巨書縮印本》、《名人楹聯(lián)》等經(jīng)典珍藏版等。在軍地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二百余篇。
藝術年鑒
1958年,開始臨池學書。
1972年,第一次發(fā)表文學作品,此后陸續(xù)有作品見諸報端,后結集成冊,著有散文集《春草吟》、報告文學集《邊疆風火》等。

趙國聯(lián)--卷軸《蘭亭序》
1974年8月,在全軍書法大展中,以蠅頭小楷寫就微書《蘭亭序》 ,被評為第一名,受到郭沫若、趙樸初、溥杰、舒同和啟功等大師們的嘉許。溥杰贈他一刀乾隆四十六年安徽涇縣貢紙。1981年,獲選第一屆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中國書協(xié)理事。
1997年,為紀念香港回歸,他在人民大會堂書寫了百米長卷《道德經(jīng)》捐給香港特區(qū)政府。寫長卷的紙,用的就是溥杰送他的貢紙。
2000年6月,趙國聯(lián)作為藝術家代表被國務院邀請出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召開的第三屆中國精神座談會。
2002年,趙國聯(lián)被列入《經(jīng)濟消息報》最佳新聞人物宣傳對象,同時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授予“全國人文科學優(yōu)秀專家學者”稱號。
2003年10月,被“藝術人生”欄目邀請作為特約嘉賓,出席文化部、中國科學院、未來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管理科學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科學家、文藝家論壇峰會。
2004年1月,作為藝術家代表,出席全國第五屆中華民族大團結社會各界知名人士新春座談會。
2004年6月,五千言《道德經(jīng)》巨書,染色裝裱,自訂成書。全書重達350公斤。該書無論是開本、重量和裝訂都創(chuàng)下了人類圖書史上“之最”的記錄。
2005年1月,參加國家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主辦的全國書畫名家題名展。
2007年4月,被中國國學研究會授予“國學家”榮譽稱號。同年8月,被授予“國學功勛藝術家”稱號。
2008年,被中國國學研究會評為“建國六十年中國藝術節(jié)最高成就獎”,并授予“建國60年中國藝術節(jié)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2009年2月虎年伊始,書寫一百個“虎”字,贈送給共和國一百位將軍,深受將軍們的贊譽。
2012年7月于北京昌平區(qū)成立中國將軍名人書畫家協(xié)會,中國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劉鎮(zhèn)武上將、國防大學原政委趙可銘上將和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院士與協(xié)會領導一起為“中國將軍名人書畫家協(xié)會”、“中國將軍名人書畫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中心”和“清華大學書法實習基地”揭牌,并為琿春分會(吉林省琿春市)、大西南分會(廣西貴港市)授牌。同年8月,在京舉辦“7·21賑災募捐活動賑災募捐活動”。
平素故事
1.1974年8月,二十出頭的他,在沈陽軍區(qū)某機關里當參謀。這一年,他用在榮寶齋定做的黃鼠狼胡須小筆,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火柴盒大小的宣紙上以蠅頭小楷寫就《蘭亭序》(現(xiàn)已被國家博物館收藏),324字全部寫在火柴盒大小的紙上,在全軍書法展上被評為第一名,受到郭沫若、趙樸初、溥杰、舒同和啟功等大師們的嘉許。正是這次書法展使他一鳴驚人。當時溥杰還收藏了這幅作品(后來轉贈給中國歷史博物館----現(xiàn)國家博物館收藏),并請趙國聯(lián)到家做客,又贈他一刀乾隆四十六年安徽涇縣貢紙。1997年,為紀念香港回歸,他在人民大會堂上用這些貢紙書,寫了百米長卷《道德經(jīng)》,并捐給香港特區(qū)政府。
2. 趙國聯(lián)被時任沈陽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國書協(xié)名譽理事、北方書法代表人物沈延毅大師收為入室弟子,得其真?zhèn)鳎瑫r受到著名書法家霍安榮、馮月庵等點撥指教,書法技藝日益精進,其書法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至此,趙國聯(lián)的書法上了一個新臺階。在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第一屆理事會上,趙國聯(lián)作為軍旅書法家,當選中國書協(xié)第一屆理事,當時他才三十出頭,成為最年輕的書協(xié)理事,是中國書壇上卓有成就的軍旅書法家。
社會影響
趙國聯(lián)從戎三十余載,秉承軍人職責的同時,還以弘揚祖國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盡管訓練、演習、戰(zhàn)備任務繁忙,但他始終沒有忘記書寫《道德經(jīng)》。他把自己當做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到過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法國、意大利、美國等十多個國家及港澳地區(qū)。他所到之處,除了參加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動外,就是書寫《道德經(jīng)》。他把《道德經(jīng)》作為溝通東西文化的紐帶,鋪設友好之路的橋梁。
趙國聯(lián)為人憨厚樸實、謙虛謹慎、樂于助人,這一點是公認的。平時,他以德律己,以德待人,對妻女、岳父和岳母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在親人、朋友的眼中,他是一名偉岸、坦蕩、正直、豪爽、有才氣的軍人。
國寶鑒定大師、遼寧省博物館終身館長、人民鑒賞家楊仁愷先生為他題詞“藝苑名家”。并坦言,趙國聯(lián)是我結識的卓有成就的杰出書法家之一。在趙國聯(lián)《名人楹聯(lián)》的序中評價他是“為群體名人撰寫楹聯(lián)第一人”。
沈陽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國書協(xié)名譽理事、北方書法代表人物沈延毅大師為趙國聯(lián)書寫了24字勉勵的話:“國聯(lián)之書追古之法,開宗立派,刻意不熟,吾生若執(zhí),其功可得”。
人稱“楚天驕子”、原中國軍事博物館館長、現(xiàn)任中國八一書畫院院長袁偉將軍稱其是“謙虛做人,認真做事”的標準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