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分布于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泰國南部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廖內(nèi)和林加諸島。使用人口約2億8千萬,是世界上第七大語言。
公元7世紀(jì),一種含有大量梵語借詞的古馬來語已在南蘇門答臘地區(qū)產(chǎn)生,它是當(dāng)?shù)貜V泛使用的商業(yè)語言。14世紀(jì)以后,有馬來亞、雅加達(dá)、安汶等地區(qū)方言,同時還出現(xiàn)了市場馬來語,它是簡化了的馬來語,分布于南洋群島。馬來西亞的現(xiàn)代標(biāo)準(zhǔn)馬來語,也稱作馬來西亞語,它在部分基本詞匯、部分語音和某些形態(tài)與句法特征方面跟印度尼西亞語有所區(qū)別。馬來語有6個單元音,3個雙元音,24個輔音(其中6個是外來語的輔音)。借詞多源于梵語和阿拉伯語。大部分詞由兩個音節(jié)詞根組成,通過前、后、中綴構(gòu)成派生詞或表達(dá)某些語法意義。名詞沒有性、數(shù)、格的變化,重疊法可以構(gòu)成復(fù)數(shù)和表示其他語法意義。馬來語是分析型語言,句法關(guān)系由功能詞和詞序表示。句子的基本結(jié)構(gòu)是主語—謂語—賓語,定語在名詞之后,狀語在動詞之后。馬來語最初使用源于印度的帕拉瓦文字,14世紀(jì)以后使用爪威文字,即阿拉伯字母書寫的馬來文。19世紀(jì)末,英國人把阿拉伯字母改成了拉丁字母。1904年后在馬來亞推行了用拉丁字母書寫的現(xiàn)代馬來語,爪威文還在馬來亞和蘇門答臘部分地區(qū)繼續(xù)使用。
發(fā)展歷史
語言學(xué)家將馬來語及一些類似語言歸為馬來語群(Malayic languages)。部分人推測這些語言都是由歷史上婆羅洲西部的某種語言發(fā)展而來的。最早的馬來語遺跡出現(xiàn)于公元7世紀(jì)的巨港及其周邊地區(qū),是室利佛逝世前留下的幾塊碑文。隨著室利佛逝的對外擴(kuò)張,馬來語成為當(dāng)時南洋群島商業(yè)交往的通用語。
15世紀(jì)初,室利佛逝王室后裔在馬來半島建立馬六甲王朝,馬六甲宮廷的馬來語是當(dāng)時馬來語的典范。以此為基礎(chǔ)吸收了大量俚語及外來語的馬來語被稱為市場馬來語,通行于馬六甲兩岸,并在整個南洋群得到廣泛傳播。柔佛王朝是馬六甲王朝的繼承者,在其統(tǒng)治時期廖內(nèi)—林加群島地區(qū)稱為了馬來人的政治、文化中心。馬六甲馬來語因此被稱為廖內(nèi)馬來語。
印尼與馬來西亞獨(dú)立后都以廖內(nèi)馬來語為基礎(chǔ)形成本國的官方語言。
數(shù)詞
1 | satu | 10 | sepuluh | 11 | sebelas |
2 | dua | 20 | dua puluh | 21 | dua puluh satu |
3 | tiga | 30 | tiga puluh | 100 | seratus |
4 | empat | 40 | empatpuluh | 200 | dua ratus |
5 | lima | 50 | limapuluh | 1000 | seribu |
6 | enam | 60 | enampuluh | 2000 | dua ribu |
展開表格常用詞
星期一 | hari Isnin | 一月 | Januari |
星期二 | hari Selasa | 二月 | Februari |
星期三 | hari Rabu | 三月 | Mac |
星期四 | hari Kamis | 四月 | April |
星期五 | hari Jumaat | 五月 | Mei |
星期六 | hari Sabtu | 六月 | Jun |
展開表格名稱來源
馬來語
根據(jù)馬來西亞、印尼和文萊共同達(dá)成的默契,馬來語是以廖內(nèi)語(Bahasa Riau)---蘇門答臘廖內(nèi)?。≧iau)的口音 --- 當(dāng)作標(biāo)準(zhǔn)語的。這是因為長久以來,現(xiàn)屬印尼的廖內(nèi)省一直被視為是馬來語的誕生地。在馬來西亞,馬來語被稱之為“Bahasa Melayu(馬來語言;Malay language)”或“Bahasa Malaysia(馬來西亞語言;Malaysian language)”?!榜R來西亞語言”是馬來西亞政府在1967年的《國語法案》(National Language Act)中被使用的語匯。一直到1990年以前,“馬來西亞語言”是比較常被用來指涉馬來語的一個名稱。但是在1990年以后,不論是官方人士或者是學(xué)院里面的學(xué)者,卻都逐漸傾向于用“馬來語言”---這是馬來語版的“馬來西亞聯(lián)邦憲法”中所使用的語匯 --來指涉馬來語。
印尼在宣布獨(dú)立以后,也是使用某種形式的馬來語當(dāng)作其官方語言,但是卻將其稱之為“Bahasa Indonesia (印尼語言)”。至于在文萊和新加坡,他們所使用的馬來語則是被簡單稱為“Malay(馬來語)”或者是“Bahasa Melayu (馬來語言)”。
基本上,所謂“馬來語言”和“印尼語言”的區(qū)別,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于語言學(xué)上的考慮。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溝通的,雖然有不少語匯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馬來方言彼此之間反而無法完全互相溝通。比如說,對很多馬來人而言,他們就很難理解吉蘭丹語(Kelantanese)的發(fā)音。此外,印尼爪哇的馬來語(Javanese Malay),則是擁有很多特有的詞匯,即使是熟悉馬來語的馬來人也無法完全理解這些詞匯的意思。
與印尼語區(qū)別
馬來語在東南亞使用較廣
馬來語和印尼語之間的差別,可以類比為英式英語(British English)和美式英語(American English)之間的差別。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彼此溝通的,只是在書寫系統(tǒng)的拼音和語匯上有一些差異。造成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印尼語從爪哇語和荷蘭語中借用了不少詞匯。比如說,馬來語中的“郵局(post office)”是“pejabat pos”,但是印尼語中的“郵局”則是“kantor pos”,這是借用“kantoor”這個荷蘭語---荷蘭語中的“辦公室(office)”---而產(chǎn)生的詞匯。書寫系統(tǒng)
在20世紀(jì)以前,由于多數(shù)的馬來人都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他們是使用一種叫做“Jawi”的改良式阿拉伯字母書寫系統(tǒng)來進(jìn)行書寫的。之后,另外一種叫做“Rumi”的拉丁字母書寫系統(tǒng),則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取代了“Jawi”原本的地位。馬來西亞和印尼在書寫系統(tǒng)上的差別,其實正反映了當(dāng)時統(tǒng)治兩地的不同殖民政府---英國殖民政府和荷屬東印度公司---在書寫系統(tǒng)上的差別。
在印尼語中,元音[u]遵循荷蘭語的習(xí)慣而寫成“oe”。在日本占領(lǐng)印尼的時候,這個元音又被日本殖民政府改為“u”(因此,印尼第一任總統(tǒng)蘇卡諾的名字,也從Soekarno被改為Sukarno)。同樣地,在1972年以前,英語“chin”中的輔音[t?],雖然在馬來語中是用“ch”來表示的,但是在印尼語中則是遵循荷蘭語的習(xí)慣而書寫成“tj”。所以,“孫子”在馬來語中的寫法是“chuchu”,但是在印尼語中的寫法卻是“tjoetjoe”。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1972年才有所改變。由于印尼“Ejaan Yang Disempurnakan(精確拼音;Perfected Spelling)”的公布,馬來語和印尼語中書寫系統(tǒng)的這些差異才有了縮小的跡象。比如說,在這之后,馬來語的“ch”和印尼語的“tj”,都一律改成“c”,因此“孫子”就變成了“cucu”。此外,印尼語也不再使用“dj”,而是使用馬來語中已經(jīng)采用的“j”,因此,雅加達(dá)的拼法,就從“Djakarta”變成了“Jakarta”。原本在印尼語中被保留來發(fā)半元音的“j”(即英語“young”的第一個發(fā)音[j]),也由馬來語中的“y”所取代。
雖然馬來語和印尼語在書寫系統(tǒng)上已經(jīng)幾乎獲得了統(tǒng)一,然而,由于某些歷史上的原因,這兩種語言的某些詞匯還是有差異。比如說,“錢”在馬來語中是寫成“wang”,但是在印尼語中則是寫成“uang”。
詞匯特點(diǎn)
馬來語屬于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從14世紀(jì)開始,隨著越來越多的馬來人皈依伊斯蘭教,他們開始使用一種叫作Jawi的阿拉伯字母書寫體。19世紀(jì),英國人基于拉丁母設(shè)計了現(xiàn)在普遍使用的馬來文字,而印尼文則是由荷蘭人設(shè)計的。除了拼寫之外,印尼文和馬來文的區(qū)別不大。馬來語的語法與西歐語言有著根本的不同。馬來語沒有詞前綴和詞后綴,屬于分析語。而相應(yīng)的功能則由附加單詞來實現(xiàn)。而名詞的復(fù)數(shù)形式則由簡單地將該名詞重復(fù)說兩次來實現(xiàn),比如,"rumah-rumah"的意思就是"houses"。而跟在數(shù)詞后面的名詞又恢復(fù)為單數(shù)形式,并且添加了一個數(shù)量單位,有些類似于英文"seven head of cattle"的結(jié)構(gòu)。馬來語里有許多這樣的數(shù)量單位(penjodoh bilangan),比如,動物(ekor - 頭,tail),人(orang - 人,man),以及花、珠寶、絲線甚至魚網(wǎng)的單位。"兩只貓"(Two cats)在馬來語是"dua ekor kucing"(two-tail-cat),兩個小孩(Two children)在馬來語里則是"dua orang kanak-kanak"(two-man-child)。
馬來語中的許多借詞源自梵語和阿拉伯語。英語中來自馬來語的借詞包括:orangutan(人猿)、gingham(有條紋或方格紋的棉布)、sarong(圍裙)、bamboo(竹子)、rattan(藤)、kapok(木棉)、paddy(稻谷)、amok(殺人狂)。
馬來語國際音標(biāo)
| Bilabial | Dental | Alveolar | Alveolo-palatal | Velar | Glottal |
Nasal | m | | n | ny=? | ng=? | |
Plosive | voiceless | p | | t | c=t? | k | -h=? |
voiced | b | | d | j=d? | ɡ | |
Fricative | voiceless | (f) | s=(θ) | s | sy=? | kh=(x) | h |
voiced | (v) | z=(e) | (z) | | gh=(?) | |
展開表格元音:
a [a]
i [i]
u [u]
e [?]
o [?]
ai [ai?]
au [au?]
ou [?u?]
輔音:
b [b]
c [c]~[t?]
d [d]
f [f]
g [g]
gh [?]
h [h]
j [?]~[d?]
k [k]
kh [x]
l [l]
m [m]
n [n]
ng [?]
ny [?]
p [p]
q [k]
r [r]
s [s]
sy [?]
t [t]
v [v]~[f]
w [w]
x [z]/[ks]
y [j]
z [z]
日常用語
英語 | 馬來語 |
Welcome | Selamat datang |
Hello | Selamat pagi (good morning) |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And you? | Apa khabar? |
Khabar baik, terima kasih. Anda pula bagaimana? |
Long time no see | Sudah lama tidak berjumpa |
展開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