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兔尾鼠是一種小型鼠類,體小,尾極短,小于后足長,耳小。自吻端到尾基部呈沙黃褐色,毛基深灰色。體背中央有一條明顯的黑色條紋。腹毛灰白色,毛基灰色,毛尖端略帶土黃色。尾被沙黃色短毛。

中文名

草原兔尾鼠

別名

草原旅鼠

外文名

Grey Steppe Lemming

倉鼠科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兔尾鼠屬

草原兔尾鼠

分布區(qū)域

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俄羅斯、烏克蘭

拉丁學(xué)名

Lagurus lagurus

動物界

亞科

田鼠亞科

亞種

5亞種個亞種

嚙齒目

保護(hù)級別

無危

介紹

鼠種圖片

草原兔尾鼠(學(xué)名:Lagurus?lagurus)為倉鼠科兔尾鼠屬的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于新疆等地,主要生活于森林草原、草原、半荒漠。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UralRiver,Russia。

亞種

草原兔尾鼠新疆亞種(學(xué)名:Lagurus?lagurus?altorum),Thomas于1912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于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新疆巴爾魯克山。

科學(xué)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哺乳綱?Mammalia

目:嚙齒目?Rodentia

科:倉鼠科?Cricetidae

屬:兔尾鼠屬Lagurus

種:草原兔尾鼠?L.?lagurus“

形態(tài)特征

體長80~120mm;尾長7~19mm,通常短于后足,有時約相等,或略較長;后足11~15?.5mm,耳短圓,略露出毛外,長8~10mm。顱長21~26mm;顴寬12~16?.6mm;乳突寬10.5~13mm;眶間寬2.7~3?.8mm;鼻骨長6~7?.6mm;聽泡長6.6~8?.2mm,寬4.6~5?.7mm;上頰齒列長5.1~6?.6mm。

體背面從暗褐灰或灰褐到鮮明灰淺黃色,并有一黑色或黑褐色縱紋,從鼻延伸至尾,寬窄和顏色深淺有所變異;體腹面淺黃色,尾背面毛色似背,腹面淡黃色;足背淺黃微帶褐色;后足足底被毛,肉墊4個。乳頭胸部2對,鼠鼷部2對。染色體數(shù):2n=54。

顱骨后頭寬略窄于顴寬??糸g較窄,左右眶上嵴之間有縱凹,較黃兔尾鼠的狹小。前頜骨后端超出鼻骨后端。聽泡相當(dāng)發(fā)達(dá),長約為顱長的32%,但其后端不超出枕髁后緣水平線。門齒孔不達(dá)第1上臼齒基部前緣水平線。臼齒見屬的描述,但與其他兩種不相同,第3上臼齒內(nèi)側(cè)有3個突角,外側(cè)有4個;第1下臼齒在后橫葉之前通常有5個閉鎖三角形齒葉,其前端齒葉的前部一般呈圓形,后部有3突角。第3下臼齒和其他兩種一樣,在后橫葉之前有4個幾乎閉鎖的左右交替三角形,內(nèi)外側(cè)各2個。

生活特性

草原兔尾鼠為典型的草原和荒漠草原鼠類。棲息于草原、半荒漠和荒漠,也生活在森林草原,尤以洪積扇地區(qū)數(shù)量較多。在新疆境內(nèi)的棲息地可從海拔700m的山前平原或丘陵平原上升至海拔2800m的亞高山草甸帶。極度干旱的荒漠則無其蹤跡。平原上的草原兔尾鼠多棲息在蒿屬天然草場、灌溉草場、老苜蓿地、耕翻地、道路兩旁和渠溝兩岸。山地的草原兔尾鼠多棲息在山地森林草甸草原,以及亞高山草甸帶內(nèi)地形微有起伏的叢生禾本雜草地段。

洞穴相當(dāng)復(fù)雜,洞口和洞室均多,往往利用黃鼠、鼴形田鼠等其他嚙齒動物的洞穴為棲居場所。密度高時,洞穴呈集群分布,形成具有數(shù)十甚至上百個洞口的洞群。洞道短淺,距地面僅10~20cm,但迂回曲拆,長達(dá)13~20m。洞群中每一棲息洞具多個洞口,少者3~4個,多者10余個,洞口與洞口間常有明顯的跑道相聯(lián)接。每一棲息洞有1~2個巢室,巢室呈圓形或卵圓形,四周鋪塞干草,中央留有空室為巢。棲息洞周圍,尚筑有一些短淺無巢的單出口洞道,作為臨時休息和進(jìn)食場所。

在新疆瑪納斯農(nóng)田中,一般是單洞獨(dú)口,未見到形成洞群,洞深18~25cm。然而在奇臺小麥地內(nèi)棲息的草原兔尾鼠群棲形成洞群,一個洞群有洞口幾十個,多則上百個,洞口大小不一,洞口外常有推出的土堆,洞口四周具放射狀多條取食活動的鼠道。

晝夜斷續(xù)活動,但主要在夜間較為頻繁。溫暖季節(jié)以清晨和傍晚最為活躍,深秋及嚴(yán)冬時節(jié)多在晴朗的中午活動,或在雪下活動。?6月初,在新疆巴音布魯克天山山地牧場上,草原兔尾鼠幼鼠活動十分頻繁,每日出洞達(dá)40~48次之多,每次洞外覓食活動時間5~10min,長者可達(dá)28min;活動范圍多在洞口周圍和“跑道”附近。成鼠的洞外活動次數(shù)和停留時間均不及幼鼠之多,往往在幾分鐘之內(nèi)將植物莖葉咬斷,拖入洞內(nèi)啃食。

冬季,草原兔尾鼠在雪下挖洞尋食。這種“雪道”縱橫交織,其中可見被鼠啃食過的植物殘枝碎葉和鼠糞。當(dāng)積雪融化后,在地面上留有明顯的“雪道”遺痕。

山前平原或丘陵平原棲息地,由于受到耕作和灌溉等人為的干擾,常迫使草原兔尾鼠進(jìn)行季節(jié)性的短距離遷移。山地棲息地由于食物條件及隱蔽條件比較恒定,故這里的草原兔尾鼠得以保持相對的棲息穩(wěn)定性。

草食性,主要食物為羽茅、狐茅(Festuca?elatior)等喜旱窄葉禾本草類和一些蒿屬植物的莖葉。在農(nóng)田最喜食返青后的鮮嫩麥苗、苜蓿等的莖葉和瓜類的蔓枝幼葉。夏秋季,將咬斷的植物莖葉,堆放在洞口附近曬干,以備冬季食用。

草原兔尾鼠繁殖力較強(qiáng),通常在4月開始繁殖,孕期約14d,1年繁殖5~6胎。每胎4~5只。多達(dá)11只。

地理分布

在我國分布于新疆西部的阿拉套山、塔城一帶和準(zhǔn)噶爾盆地面部的奇臺、木壘、博格多山、巴里坤、東天山以及新疆西部的伊犁谷地和天山南部的阿克蘇、馬督等地。國外分布于蒙古西部、俄羅斯南部及西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等地。

經(jīng)濟(jì)意義

草原兔尾鼠為土拉倫斯病病原的天然攜帶者。

草原兔尾鼠分布面積廣闊,繁殖力強(qiáng),種群密度高,以及營群居生活方式等,故給牧場植被的發(fā)育和更新帶來嚴(yán)重危害。例如,在草原兔尾鼠主要棲息區(qū)的巴音布魯克天山山地牧場,牧草剛剛開花時節(jié),草原兔尾鼠便開始在洞群周圍將其喜食的植物咬斷,拖至洞口堆積。至7月中旬牧草盛花期,這種破壞活動更為明顯。此時,草原上幾乎所有洞群區(qū)內(nèi)遍布一堆堆鮮草或干草,每堆重達(dá)400~500g。這樣的小草堆每一洞群多達(dá)6~7個。在草原兔尾鼠活動區(qū)域內(nèi),植物一片禿光,情同人工割過一般,甚至菊科植物的莖葉全被咬斷,僅留花序。

草原兔尾鼠對苜蓿危害甚大。苜蓿生長期,它們將苜蓿莖葉咬斷,拖至洞口堆放;苜蓿收割后,便啃食殘留下來的短茬,甚至咬斷整株宿根。

草原兔尾鼠不僅吃掉大量牧草,影響牧草的產(chǎn)量,而且因其在地下打洞和在地面上頻繁活動,踏毀植被形成“跑道”,使得洞群及其周圍植被發(fā)育停止,而成為不毛之地。當(dāng)洞穴密度達(dá)3000個/hm2時,這種不毛之地可占棲息地總面積的5.7%。

農(nóng)作區(qū)的草原兔尾鼠經(jīng)常侵入大田內(nèi)咬斷禾苗和瓜類作物的秧株,故對農(nóng)業(yè)也構(gòu)成一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