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姆斯柯依(Иван Николаевич Крамской)是“巡回展覽畫派”(簡稱“巡回畫派”)的組織者和領袖人物,其藝術見解在當時俄羅斯畫家中有頗大影響。

中文名

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

外文名

Ivan Nikolaevich Kramskoy

別名

Иван Николаевич Крамской

性別

出生日期

1837-05-27

去世日期

1887-03-25

國籍

俄國

出生地

伏龍涅什省奧斯特洛戈日斯克城

畢業(yè)院校

彼得堡皇家美術學院

職業(yè)

畫家

代表作品

月夜

主要成就

“巡回展覽畫派”(簡稱“巡回畫派”)的組織者和領袖人物

繪畫風格

俄國巡回展覽畫派畫家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月夜》、《荒野中的基督》、《護林人》、《希施金像》、《手持馬勒的農(nóng)夫》、《無名女郎》、《無法慰藉的悲痛》等等。

生平歷程

19世紀中葉,隨著農(nóng)奴制度的解體,俄國迎來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在布留洛夫、伊凡諾夫相繼謝世之后,經(jīng)過整整一代人的努力,到70年代,隨著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運動的高漲,出現(xiàn)了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畫派——巡回展覽畫派。

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作品

它的創(chuàng)始者便是伊凡·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科依。

1837年伊凡·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出生在俄國中部伏龍涅什省奧斯特洛戈日斯克城一個貧寒的市民家里。童年當過聽差和鄉(xiāng)里的記事員,1853年隨一流動照相師修理底板,因一偶然的機會來到彼得堡,在1857年考入彼得堡皇家美術學院。

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

1863年11月9日,彼得堡皇家美術學院正舉行宣布大金質(zhì)獎繪畫比賽題目的隆重儀式,學院委員會的成員,個個佩帶著獎章綬帶,神色莊嚴地端坐在鋪著暗綠色絲絨的長桌邊。年邁的加加林公爵,用威嚴的語調(diào)宣讀著學院委員會的決定:“慶祝學院成立100周年的大金質(zhì)獎章繪畫比賽,決定以《瓦爾加拉宮的宴會》為題:在寶座上端坐著由神和英雄環(huán)繞著的上帝,烏鴉棲息在他的肩頭……狼追逐著月亮,跑過瓦爾加拉宮的拱門……?!本驮谶@時,站在對面靜靜地聆聽決定的14名學生中出來一位身材消瘦、臉色蒼白、留著稀疏短須的青年,他適宜走到院長的面前,莊重地說: “我們曾多次請求學院批準各自按自己的意愿創(chuàng)作畫面,但是,委員會沒有給予任何滿足的意愿,因此,我們希望把自己從這種束縛中解放 出來,給予我們自由美術家文憑”。站出來講話的這位青年便是克拉姆斯柯依。學院委員會最終拒絕了14名學生的要求,并且宣布開除了他們。

1865年,以克拉姆斯柯依為核心,這14名一貧如洗的青年學生組成了美術家合作工廠,刊登廣告承接各種美術工作。他們在安德米拉捷斯基租用的房屋,成為一個愉快的、公社式的集體。每當夏天,他們離開首都,到民間去寫生作畫;每當冬天,他們從事新的創(chuàng)作,并且熱烈地討論大家關心的題目。正如杜里諾夫的詩歌所說: “房子的壁爐里什么也沒有點燃,但是卻燃燒著每個人對俄羅斯繪畫滿腔熱愛的熊熊火焰……”。

1868年冬天,從莫斯科來的畫家馬沙耶多夫提議成立“俄羅斯美術家巡回展覽協(xié)會”,這個協(xié)會的宗旨是要把美術家的作品送到京城以外的地方去展覽,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夠欣賞他們的作品,從而打破由皇室和貴族壟斷美術、左右評論的狀況。莫斯科方面積極倡導這一建議的還有著名畫家別羅夫、普良尼什尼科夫、薩甫拉索夫和馬科夫斯基等人,他們大多是莫斯科繪畫學校的教師。這個倡議得到被得堡美術家合作工廠的熱烈響應。

1870年秋天,他們共同商定了巡回展覽協(xié)會的章程,宣布自己的宗旨是: “建立巡回展覽協(xié)會的目的是使外省居民有可能認識俄國藝術的成就”。

1871年11月21日,由協(xié)會舉辦的第一次畫展在彼得堡開幕。參加這次展覽的作品有別羅夫的《獵人的休息》,薩甫拉索夫的《白嘴鴉飛來了》,希什金的《松林的早晨》和克拉姆斯科依的《無名女郎》等46件,受到觀眾熱烈的贊揚。

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

1872年春,展覽會在莫斯科開幕,隨后又到基輔和 哈爾科夫等地巡回展出,到處受到熱烈歡迎。著名評論家斯達索夫和著名收藏家特列嘉科夫成為這個畫派的堅強后盾,從精神上、物質(zhì)上給青年畫家以大力支持。正如作家薩爾蒂科夫一謝德林所說:“從今以后,被封閉在彼得堡或者美術學院內(nèi)的俄國藝術品,將成為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的東西?!笨死匪箍乱赖漠嬜u逐漸響譽全國,生活得到了該善,經(jīng)常出入上流社會。為了富足,整天不停的畫,以至未到50,就已衰老多病。

1887年,克拉姆斯科依在給一個叫拉烏赫普斯的醫(yī)生畫肖像時,倒在畫前,離開了人世。

人物評價

克拉姆斯柯依的肖像畫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社會變革,正如評論家所言:“可以構(gòu)成一個展示十月革命前夕從事民主進步事業(yè)的杰出藝術家和卓越的活動家的畫廊,這不僅僅是克拉姆斯柯依的光榮,也是肖像畫的光榮”。

作品介紹

《月夜》

《月夜》

畫 作名稱:《月夜》又譯《月夜少女》

作者: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俄國)

創(chuàng)作年代: 1880 年

風格: 現(xiàn)實主義

題材: 風俗

規(guī)格:179cm×135cm

質(zhì)地: 布 油彩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月夜》是克拉姆斯柯依的成名作,也是他本人藝術生涯的最高峰,亦是巡回畫派中最優(yōu)秀的人物畫。

《月夜》這是一幅被人譽為“愛情詩”的油畫,它繼承了俄羅斯藝術的民族性與文學性,敘述了一個美麗的故事。畫家用銀灰色的調(diào)子,來渲染恬靜的夏夜,沒有微風,參天的菩提樹顯得神秘幽邃,夜色中的薔薇花散發(fā)出清香。這樣的時刻,一個穿白色衣裙的美麗少女,獨坐池塘邊的長椅上,她面前的池塘中漂浮著睡蓮和菖蒲。人物與環(huán)境處理得十分和諧,迷蒙的月光灑滿林中,恍若仙境,令人向往,使人陶醉。

《荒野中的基督》

畫作名稱: 《荒野中的基督》

作者: 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俄國)

創(chuàng)作年代: 1872年

《荒野中的基督》

風格: 現(xiàn)實主義 題材: 宗教

規(guī)格: 180cm×210cm

質(zhì)地: 布面油畫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荒野中的基督》畫家借用基督的形象,影射當時的知識分子在真理與名利誘惑之下難以抉擇的境況。這個基督身處荒野的孤立之中,他在四十天斷食期間,受到惡魔的誘惑,思想十分深沉,百思難解的困惑,壓得他透不過氣來。畫家通過陷入苦苦思索的基督姿態(tài),表現(xiàn)了一個思想家愿獻身于社會的精神和毅力,同時也流露出他對罪惡社會的萬般無奈,這正是當時進步知識分子的心理狀態(tài)。

畫面近景亂石鋪陳,遠景空曠無垠。黎明時光,地平線上升起一抹朝霞。這清冷的色調(diào),烘托出基督的內(nèi)心的痛苦與孤獨,同時也隱含著俄國社會的黑暗與沒落。畫家正是用宗教人物來體現(xiàn)俄國進步知識分子的悲劇性。

《護林人》

畫作名稱: 《護林人》

又譯《山林看護者》

作者: 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俄國)創(chuàng)作年代: 1874 年

《護林人》

風格: 現(xiàn)實主義 題材: 肖像

規(guī)格: 84x62cm

質(zhì)地: 布 油彩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克拉姆斯柯依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畫大師,他最善于揭示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注重人物性格刻畫。畫家以不露筆痕的細膩筆觸,描繪鑲在面孔上那雙晶亮透明、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過這雙眼睛,可以窺探到他的內(nèi)心,堅毅、果敢與責任心??死匪箍乱涝诮o收藏家特列恰柯夫的信中這樣寫道:“像山林看護者這樣的人,是有頭腦的,是對社會抱有不滿情緒,不向暴力和蠻橫妥協(xié),為了正義可隨時站出來的人。”是的,他那銳利的目光和非凡的氣質(zhì),正是這樣的人。

《希施金像》

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

畫作名稱: 《希施金像》

作者: 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俄國)創(chuàng)作年代: 1880 年

風格: 現(xiàn)實主義

題材: 肖像

規(guī)格: 115.5x83.5cm

質(zhì)地: 布面油畫

收藏地: 圣彼得堡 俄羅斯博物館

這幅希施金肖像,不僅真實地再現(xiàn)了這位俄羅斯大自然“歌手”的外貌特征,而且深入到這位風景大師的內(nèi)心世界。希施金長著一副胳腮胡須,性格幽默開朗,總喜歡兩手插在上衣口袋里。為了展示其精神氣質(zhì),畫家采用半身特寫構(gòu)圖,使形體語言更為集中,表現(xiàn)出希施金樸實得就像俄國的農(nóng)民一樣。他冷眼看著這個世界,思索著自然和人生的奧秘,再用他的畫筆傳達給人民大眾。

《手持馬勒的農(nóng)夫》

《手持馬勒的農(nóng)夫》

畫作名稱:《手持馬勒的農(nóng)夫》

作者: 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俄國)

創(chuàng)作年代: 1882 年

風格: 現(xiàn)實主義

題材: 肖像規(guī)格: 質(zhì)地: 布面油畫

收藏地: 圣彼得堡 俄羅斯博物館

畫中人是一位典型的俄羅斯農(nóng)民,樸實憨厚,勇敢勤勞,艱難的生活沒有壓倒他自尊、自強和樂觀的個性。畫中形象毫無修飾,如同一位真實的農(nóng)民站在身旁,仿佛能嗅到他身上的泥土氣息與芬芳。

《無名女郎》

油畫名稱: 《無名女郎》

創(chuàng)作者: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Ivan Kramskoy), (1837-1887) 俄國

創(chuàng)作年代:1883年

風格: 現(xiàn)實主義 題材: 肖像

規(guī)格: 75.5cm×99cm

材料: 畫布、油彩

現(xiàn)在存藏處: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無名女郎》是畫家晚年最得意的作品。這是一幅頗具美學價值的性格肖像畫,畫家以精湛的技藝表現(xiàn)出對象的精神氣質(zhì)。畫中的無名女郎她側(cè)身端坐,轉(zhuǎn)首俯視著這個冷酷無情的世界,顯得高傲而又自尊。這種姿式語言表明畫中人物與這個世道格格不入,冷眼審視,不屑一顧,又不愿與之合流的神情,這隱含著當時一部分民主主義知識分子對社會的態(tài)度。

這幅女子肖像顯示的美在于性格表現(xiàn),也體現(xiàn)畫家的美學觀。我們面前這位女子沒有華麗服飾和貴夫人的打扮,而是入時得體,是上流社會有文化、有修養(yǎng)、品位極高的知識女性打扮。色調(diào)濃重且有變化,冷漠、深沉、俊秀的面孔鮮明突出,格外莊重、典雅而高尚。畫家以現(xiàn)實主義思想,古典造型手法塑造了一位19世紀俄國新時代女性的完美形象。

克拉姆斯柯依創(chuàng)作的這幅肖像,與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同一時期,因此有人說他畫的這位無名女郎就是安娜·卡列尼娜。也有人說她是位演員。畫家在肖像畫中展示的是一位剛毅、果斷、滿懷思緒、散發(fā)著青春活力的俄國女性典型,形象塑造具有極大的感染力,是世界美術史上肖像畫杰作。

《無法慰藉的悲痛》

《無法慰藉的悲痛》

畫作名稱: 《無法慰藉的悲痛》

作者: 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y,(俄國)創(chuàng)作年代: 1884 年

風格: 現(xiàn)實主義題材: 肖像

規(guī)格: 228x141cm

質(zhì)地: 布 油彩

收藏地: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畫家47歲那年兒子不幸夭折,喪子之苦久久折磨著他,于是構(gòu)思創(chuàng)作這幅悲劇性的畫。他曾先后三易其稿,最后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因失掉兒子而悲痛欲絕的母親形象。畫中的母親身著及地黑色長裙,肅穆凝重,增加了畫面的悲劇氣氛,黑色衣裙與背后墻圍橫向黑色正好形成一個十字形結(jié)構(gòu),這在構(gòu)圖上更具有視覺的悲劇感。無數(shù)為民主革命而獻身的先烈,使母親飽嘗失子的痛苦。這幅《無法慰藉的悲痛》是畫家為喪子的母親創(chuàng)作的一首挽歌。

相關書籍

《畫布上的聲音》作者:聶作平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藝術領導人們前進》作者: 王春雨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克拉姆斯柯依》作者:(俄)克拉姆斯科伊(Крамской)繪 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