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須溝,是北京市外城的一條主要排水河道,源自虎坊橋,流經(jīng)天橋、金魚池、紅橋,又折向南,注入永定門外護城河。開挖于明代,原稱“郊壇后河”。清代始稱“龍須溝”。1950年代,治理時,將該河大部分河段埋入地下成為下水道。從天壇以北、以東,向東南流出北京城外。這條龍須溝很可能是古代高梁河下游故道。

中文名

龍須溝

地理位置

北京市外城東南

發(fā)源地

虎坊橋

流經(jīng)主要地區(qū)

北京市天橋、金魚池、紅橋

長度

約15公里左右

所屬水系

海河流域北運河支流通惠河支流南護城河

河口

永定門外金魚池

地名

北京市崇文區(qū)有名的龍須溝,從天壇以北、以東,向東南流出北京城外。這條龍須溝很可能是古代高梁河下游故道。大概因為北京城是明清兩代的都城,是自命為“真龍?zhí)熳印钡幕实凵罹幼〉牡胤?,因此這條河道也就有了龍須溝的美名。解放前,這是一條污物漂流、蚊蠅孳生的臭水溝。解放以后,立即進行徹底整治,變成一條清水溝,人民藝術家老舍以此溝的變化為題材,寫下了著名的《龍須溝》劇本,后拍成電影。雖然現(xiàn)在的龍須溝改造成地下暗河,但位于其上和兩側新建的街道和居住區(qū)卻仍沿用它的名字命名,如龍須溝路、龍須溝北里等等。

簡介

2009年

龍須溝是北京早期時代一個“移民”區(qū)。據(jù)悉這里主要當時居住了很多從外地不遠萬里逃荒來的,也有一些本地居民。與當時上海棚戶區(qū)一樣,這里當時也是一片“骯臟之地”。那條臭水溝真實存在過。老舍先生名著《龍須溝》也就是記錄了這段歷史變遷。當年的記載,龍須溝一帶的地質(zhì)很差,地面由垃圾墊起來,5米以下才見原始地面。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和衛(wèi)生環(huán)境,1950年龍須溝改造工程正式開始。龍須溝工程的概算占到了當時全市衛(wèi)生工程局全年預算的近1/5,可見當年政府對此的重視程度。

據(jù)記載,龍須溝源自虎坊橋,經(jīng)天橋、金魚池、紅橋復南折至永定門外護城河,橫貫北京外城的東南部,這條河最晚明代就出現(xiàn)了,當時并沒有河名。另據(jù)考證,明正統(tǒng)年間,此河水與正陽門東護城河水流,經(jīng)三里河,在金魚池附近匯合,使早年的龍須溝水量增大。

清光緒年間以前,龍須溝水還是清澈的。到了宣統(tǒng)年間,金魚池以北三里河的水干枯,河道淤成陸地。隨后,紅橋下游的水成了死水,在清《宣統(tǒng)北京城圖》上,此河道標為“龍須溝”。

進入民國時期,龍須溝已經(jīng)變成了一條污水溝。當時,全國各地逃荒逃難的窮人很多都聚居于此,兩岸垃圾成堆、污水橫流。這以后,為整治龍須溝,改砌暗溝,但只完成了西段。東段從天橋東,經(jīng)金魚池、紅橋,折而東南仍為明溝,垃圾遍地,散發(fā)著惡臭。這段就是老舍先生所著《龍須溝》的背景。

“龍須溝”現(xiàn)在早已經(jīng)改為暗溝(下水道)了,但是在天壇東門一帶的“紅橋”和“金魚池”仍可看到,清清的流水。

近況

在位于崇文區(qū)天壇北門附近的金魚池。1950年版的北京地圖上,天壇以北有條細長的龍須溝,從天橋自西向東匯進金魚池。可如今空有龍須溝北里、金魚池中街等地名,卻不見水域。龍須溝其實并沒有徹底消失,在祈年大街東側一條極易被忽略的小胡同,門牌上赫然寫著“龍須溝路”。只是現(xiàn)在那里的居民多半是外來人口,沒有人見過“原生態(tài)”的龍須溝了。

龍須溝[地名]

新中國成立以來,金魚池地區(qū)所進行的第三次改造。上世紀50年代初,北京市將蟲蠅叢生的金魚池整修為可以養(yǎng)魚和劃船的街心花園;60年代中期,又填平了金魚池,建成一批簡易樓,改善了居住條件;去年4月,針對這批簡易樓亟須改造的現(xiàn)狀,北京市啟動了全市規(guī)模最大的金魚池簡易樓改造工程。

金魚池小區(qū)環(huán)境幽雅,包括42幢居民住宅樓,一所綜合性學校,總建筑面積近30萬平方米;小區(qū)仿照北京四合院的院落格局建設,金魚池將重現(xiàn)小區(qū)中心,它將由南北兩片水面組成,池水利用地勢北高南低的特點,通過一條小溪自然流淌;小區(qū)中還將建設一條“金魚池文化街”,《龍須溝》中28個人物(如小妞子)雕像將出現(xiàn)在小區(qū)長廊上,一本刻有老舍先生胸像、3米高的書的雕塑造型,將矗立在這組群像的前面。

干流概況

龍須溝,是外城的一條主要排水河道,源自虎坊橋,流經(jīng)天橋、金魚池、紅橋,又折向南,注入永定門外護城河,橫貫北京外城的東南部。這條河最早在明朝初年就出現(xiàn)了。明永樂年間,在城外南部修建天壇、山川壇(先農(nóng)壇)時,在其后面挖了一條排水溝,因名“郊壇后河”。之后郊壇后河與正陽門東護城河水流,經(jīng)三里河,在金魚池附近匯合,水量豐沛。清代,這條河始稱“龍須溝”。至晚清光緒年間,龍須溝還是一條水清流暢的河道。宣統(tǒng)年間,金魚池以北的三里河水枯,河道淤為平地,虹橋下游便成了一段死水。民國時期,龍須溝已經(jīng)變成了一條污水河。1950年代,治理時,將該河大部分河段埋入地下成為下水道。

治理

早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建立之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就提出了城市建設方針:“服務于人民大眾,服務于生產(chǎn),服務于中央人民政府”。貫徹這一方針,人民政府把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環(huán)境作為頭等大事。當時,南部外城地勢低洼,為城市排水下稍,有龍須溝、大石橋溝、夕照寺溝、銅法寺溝、泡子溝等8條大臭水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龍須溝。

其時,全國各地逃荒逃難的窮人多聚居于此,龍須溝兩岸葦棚聯(lián)排,破破爛爛,垃圾成堆,污水橫流。民國中期(1930年),龍須溝的西段,虎坊橋到老虎洞一段改為暗溝,東段仍為明溝。每至夏季,或天降暴雨,龍須溝排水不暢,溝滿壕平,污水四溢,棚倒屋塌;或烈日酷曬,溝內(nèi)積存臟水穢物腐爛,臭氣熏天,蚊蠅亂飛,令人作嘔,是京城有名的“潴納污穢制造疫菌之區(qū)”。

1950年4月,龍須溝改建暗溝工程開工。最難打的一仗便是污泥清掏。龍須溝明水排掉后,剩下半溝黑糊糊的污泥,又腥又臭,不要說下去清掏,就是在溝邊站一會也會讓人頭昏腦漲。工程負責人犯了難,這活兒誰能干?關鍵時刻,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數(shù)千名解放軍指戰(zhàn)員趕到工地,二話不說,跳進溝中干得熱火朝天,有的用鐵鍬挖,有的干脆用盆子掏,污泥濺了一身一臉,戰(zhàn)士們毫不在意。中午戰(zhàn)士們就在溝邊吃飯,吃的是白面摻玉米面“二合面饅頭”,啃的是咸菜疙瘩,這還是犒勞戰(zhàn)士們才做的。附近居民見戰(zhàn)士們這樣苦干,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紛紛從家中端出清水、手巾,有的提出開水,有的還熬了米湯,家家爭先恐后,那陣勢,很有些“支前”的味道。

崇文區(qū)失業(yè)的工人、市民也來干活,開始是義務勞動,后來工程部決定發(fā)給報酬,一個工日5斤小米。一時間,參加掏龍須溝的有近700人。郊區(qū)的農(nóng)民也來搶掏龍須溝,他們看中的是那又黑又臭的污泥。原來郊區(qū)剛剛土改,農(nóng)民從地主手中分了土地,大半無力買肥料,這城里人厭惡的臭泥,對農(nóng)民來說卻是寶中之寶,挖出來用馬車拉出城,往地一撒,是極好的肥料,既得了肥,又能賺小米,何樂而不為呢?農(nóng)民們越來越多,河北三河一帶的農(nóng)民都來參加,挖完了龍須溝,又去挖別的臭溝。

當年11月22日,龍須溝改建暗溝工程告竣。歷時7個月,掏挖明溝6.26公里,鋪設干支地下水道9380米,填平暗溝土方11820立方米,一條寬闊的馬路掩蓋了龍須溝昔日丑陋的模樣。

政府撥??顬樾滦藿R路裝上路燈,為龍須溝居民區(qū)建了自來水供水站,龍須溝的老百姓只有一個感覺:共產(chǎn)黨、毛主席是我們的大救星!

龍須溝工程深深地打動了著名作家老舍,他把龍須溝的故事寫成劇本,搬上舞臺,歌頌共產(chǎn)黨,歌頌人民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1951年2月,由著名藝術家焦菊隱導演的話劇《龍須溝》在首都公演,一時轟動京城。毛澤東主席在懷仁堂看了《龍須溝》,據(jù)說這是他進城后看的第一部話劇。

大悟龍須溝

龍須溝,位于湖北省大悟縣陽平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地陽平口,北距縣城7.5公里。陽平鎮(zhèn)鐵鋪村大坡頂山海拔約800米,高峻挺拔,在山腳下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溝,叫龍須溝。

龍須溝是成南北走向的一條曲折的峽谷。在近五公里的峽谷中,拐了七八道彎,有大小六十多個潭,溝內(nèi)山石密布,流水潺潺,兩邊山林翠綠。山水,山石,山花交相輝映,美不勝收。山頂部,有一條瀑布高十余米,溪水順石壁飛流而下,氣勢恢宏,動人心魄。溝內(nèi)有一大一小兩個天然石潭,大的深約十米,小的深約3米。這兩個潭叫龍?zhí)叮性S多美麗的傳說,是龍須溝最漂亮的地方。

鄰水龍須溝

龍須溝坐落在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甘壩鄉(xiāng)境內(nèi),位于天下第一雄山的華鎣山最高峰——高登山南麓,方圓十五公里,距縣城十公里,距華鎣市十二公里,距廣渝高速公路五公里。公路四通八達。

龍須溝獨特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如同蒙上面紗的少女羞澀地掩罩在深山溝壑之間,鮮為外人所知曉。在風景區(qū)內(nèi),有神奇百態(tài)的“川心洞”,有驚險迷人的“清溪峽”,有人杰地靈的“天生橋”,有白練懸空的“龍須瀑布”,有稀奇古怪的“無名樹”,有姹紫嫣紅的“桃花園”,有香火鼎盛的“川古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