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宋詩三百首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作品類型

觸景生情

主題

愛國

主題

抒懷

主題

熱愛

寫景

寫風

河湖

長江

作品賞析

此詩運用比興手法,觸景生情,抒寫了自己心向南宋,不到南方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真實地反映了作者對祖國的堅貞和熱愛。

首兩句紀行,敘述他自鎮(zhèn)江逃脫,繞道北行,在海上漂流數(shù)日后,又回到長江口的艱險經(jīng)歷。首句的“北海游”。指繞道長江口以北的海域。次句“回從揚子大江頭”,指從長江口南歸,引起三、四兩句。

末兩句抒情,以“磁針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戰(zhàn)勝重重困難,回到南方,再興義師,重整山河的決心。“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現(xiàn)了他不辭千難萬險,趕到南方去保衛(wèi)南宋政權的決心。忠肝義膽,昭若日月。

全詩語言淺近,比喻貼切,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堅定不移的愛國主義精神。[3]

創(chuàng)作背景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文天祥被任命為右丞相,代表南宋政權入元營談判,被扣留。臨安淪陷,文天祥被押送北上,于鎮(zhèn)江乘隙逃脫,經(jīng)真州抵南通。因長江中沙洲已為敵兵占領,無法過江,便繞道北行,坐船歷北海,然后經(jīng)長江口南下,歷盡千難萬險,至福建募集將士,再度抗元。一路上寫下了許多詩,總名為《指南錄》。詩集名就是根據(jù)本詩末句命名的。這首詩就是其中的一首,是文天祥歷北海經(jīng)長江口南下之時,感慨寫下的。[3][1]

作品評價

中國同澤書畫研究院理事金鑫《萬里江山何處——宋詞的后半生》:文天祥在《揚子江》一詩中,更是意氣風發(fā),寫下: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彼€要在那里,在魂牽夢縈的南方,江山易色的故土上,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于他而言,真正的抗元復國大業(yè),才剛剛開始。?[4]

詩歌評論家李元洛《李元洛文學評論選》:文天祥當時正掙扎、奮戰(zhàn)在時代的腥風血雨之中,這種杰構絕不可能產(chǎn)生在與世隔絕的書房,而只能誕生于與世同仇的戰(zhàn)場,絕不可能從平平仄仄的韻書中得到,而只能由熱血與痛淚去書寫,用呼號與吶喊去完成。[5]

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富田鎮(zhèn))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

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一度掌理軍器監(jiān)兼權直學士院,因直言斥責宦官董宋臣,譏諷權相賈似道而遭到貶斥,數(shù)度沉浮,在三十七歲時自請致仕。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他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因內(nèi)部失和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五月,與張世杰、陸秀夫、陳宜中等擁益王趙昰為帝,因建策不被采納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后再攻江西,終敗退廣東。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杰。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義,終年47歲。

查看更多

參考資料

[1] 揚子江 · 古詩文網(wǎng)[引用日期2021-12-28][2] 喻朝剛、周航編著 . 宋詩三百首譯析 . 長春 :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4-02 . 224 .[3] 霍松林著 . 宋詩舉要 . 安徽 : 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5-06 . 417 .[4] 金鑫著 . 萬里江山何處——宋詞的后半生 . 北京 : 新華出版社 ,2013-02 . 187 .[5] 江文編著 . 中國詩詞曲賦精華 . 北京 :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7-07 . 175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