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浩 張存浩 (1928年2月23日- ),出生于 天津 , 籍貫山東濱州, 碩士畢業(yè)于 美國密歇根大學 ,于1998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中共黨員,著名物理化學家,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 英國皇家化學會 會士, 曾任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所長、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 國務院 學位委員會委員,現(xiàn)任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 張存浩是中國 化學激光 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分子反應動力學 的奠基人之一,從事催化、火箭推進劑、化學激光、分子反應動力學等領域的研究。 20世紀50年代,研究出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的 高效熔鐵催化劑 ,60年代,提出了 固體推進劑 燃速的 多層火焰理論 ,70年代,開創(chuàng)了中國化學激光的研究領域,80年代后,開拓了中國 短波長化學激光 的研究。 其研究成果榮獲 陳嘉庚化學科學獎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重大科技成果獎 ,并多次獲得 國家自然科學獎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與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 。 此外,張存浩利用“ 離子凹陷光譜 ”測定氨分子預解離激發(fā)態(tài)的壽命為100飛秒這一成果被 《Science》 主編列為亞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觀測到的混合電子態(tài)分子碰撞傳能過程中的 量子干涉效應 被評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1980年,成功當選 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 ,2016年,國家天文臺將第19282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 張存浩星 ”。
人物經(jīng)歷
早年與教育經(jīng)歷 1928年2月23日,張存浩出生于 天津 ,祖籍 山東濱州 ,父親張鑄留美回國后擔任天津化工局高級工程師,母親龍文瑗云南 哈尼族 人。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張存浩被父母托付給姑父母撫養(yǎng),姑父 傅鷹 身上所表現(xiàn)得品格與精神對張存浩產(chǎn)生了極大地影響,1938年,進入 重慶南開中學 ,兩年后,進入福建 長汀中學 (現(xiàn) 長汀一中 )。 畢業(yè)后,張存浩考入 廈門大學化學系 ,1944年,轉(zhuǎn)入 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 ,1947年,進入南開大學攻讀研 究生,1948年,先后進入美國 愛阿華州大學 與美國 密西根大學 ,1950年,獲得密西根大學化學工程系的碩士學位,同年, 朝鮮戰(zhàn)爭 爆發(fā),放棄留美攻讀博士學位,于10月歸國。
工作與科研經(jīng)歷 1951年,進入 東北科學研究所大連分所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前身),20世紀五十年代,為摘掉中國“貧油國”的帽子,張存浩接下所長 張大煜 交下的任務,與同事投身到了 水煤氣 合成液體燃料的研究,成功研制出了 高效熔鐵催化劑 ,1956年,28歲的張浩存獲得第一屆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20世紀60年,由于國際形勢的驟變,張存浩由研究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轉(zhuǎn)向火箭推進劑和燃速理論,研制出了 液體氧化劑噴注器 等部件,首次提出了固體推進劑燃速的 多層火焰理論 。 20世紀70年代,張存浩擔任大連化物所化學激光研究室主任,成功研制出達國際先進水平的 超音速燃燒型氟化氫/氟化氘化學激光器 ,開創(chuàng)了中國化學激光的研究領域。
20世紀80年代后,開拓了中國 短波長化學激光 的研究,1980年,張存好當選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3年,開展脈沖氧碘化學激光器研究,兩年后,成功研制出放電引發(fā) 脈沖氟碘化學激光器 ;同時期,張存浩開拓了中國化學激光新體系基礎研究,開創(chuàng)了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領域,其中利用“ 離子凹陷光譜 ”首次測定氨分子預解離激發(fā)態(tài)的壽命為100飛秒這一成果被 《Science》 主編列為亞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
198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1991年,張存浩出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與 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 副主席,1992年,研制出中國第一臺 連續(xù)波氧碘化學激光器 ,同年,當選 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1994年,推動國家杰出青年科學獎的設立,1998年,在張存浩的倡議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jiān)督委員會 正式成立,1999年,榮獲 陳嘉庚科學獎 。2000年,張存浩及其團隊首次觀測到的混合電子態(tài)分子碰撞傳能過程中的 量子干涉效應 被評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02年,獲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與 遼寧省優(yōu)秀專家稱號 ,將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獎金捐贈給 大連化物所 ,2007年,獲 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與 大連市榮譽優(yōu)秀專家 ,同年,當選為 英國皇家化學會 會士,2013年,榮獲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此外,分別在1982年、1993年與199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及1997年、2008年獲 國家科技進步獎 ,2016年, 國家天文臺 將第19282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 張存浩星 ”。
社會任職 時間
職務
1964年
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1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1984年
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常委
1986年
《物理化學學報》編委
《光譜化學學報》編委
1986年——1990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所長
1989年——1994年
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分子結構和光譜委員會委員
1990年
《法拉第會刊Ⅱ》外國編委
1991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副主席
——
《科學》副主編
——
《化學物理學》副主編
——
《中國激光》副主編
——
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二、二十三屆常務理事
參考資料: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研究: 20世紀50年代,張存浩在 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 方面研制出高效氮化熔鐵催化劑,建立了流化床水煤氣合成油工藝體系,解決了流化床傳熱與返混等問題。
火箭推進劑: 20世紀60年代,張存浩及其團隊先后研制出 液體氧化劑噴注器 等關鍵部件,與 何國鐘 等人提出了固體推進劑的多層火焰燃燒模型和理論,1968年,成功研制出樣機,解決了燃燒過程的關鍵問題。
高能化學激光領域: 20世紀70年代,張存浩帶領團隊開展了中國首個化學激光體系的研究,解決了化學激光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臺連續(xù)波超音速化學激光器;20世紀80年代,張存浩與其團隊研制波長更短的氧碘化學激光,1985年,研制出放電引發(fā)的脈沖氧碘化學激光器,1992年,張存浩領導團隊研制出中國第一臺連續(xù)波氧碘化學激光器。
分子反應動力學領域: 20世紀80年代,張存浩及其團隊開展了新“泵浦”反應和分子碰撞傳能動力學方面的研究,以此開創(chuàng)了中國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領域。
學術論著 截至2023年1月15日,張存浩共有111篇學術論文被中國知網(wǎng)收錄,總下載量達4863次,綜合被引量及期刊水平簡列以下15篇學術論文:
時間
論文名稱
刊載于
合作學者
1985年
2.8μm氟化氫激光脈沖在固體表面上產(chǎn)生的激光支持爆震波和沖量
中國科學
周大正、沙國河、楊德政、王振岐、白吉玲
1989年
甲醛(H 2 CO)Rydberg態(tài) A 2 (n,3p x )的雙共振多光子電離光譜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孫維忠、謝行濱、李黎
1991年
燃燒驅(qū)動連續(xù)波氟化氫(氘)化學激光器——三維列陣小孔噴管研究
強激光與粒子束
桑鳳亭、顧成洲、莊琦、謝行濱、袁啟年、黃瑞平
1992年
MRSDCI STUDIES OF FOUR DOUBLET STATES AND DISSOCIATION OF THE X~2B 1 AND ~2A 1 STATES OF THE NF 2 RADICAL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Communication of State Key Laboratories of China
蔡正理、沙國河、張存浩、黃明寶
1993年
呋喃分子在450nm的多光子電離碎片化動力學
化學物理學報
李海洋、白吉玲、戴東旭、孫玉亮、沙國河
Polarization Effect of OODR-MPI Spectroscopy and Reorientation in Inelastic Collision (Ⅰ)——Oriented Molecule in Excited States:Preparation and Probing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
孫維忠、沙國河、姜波
1998年
CRDS技術實時檢測COIL中O_2濃度的實驗研究
化學物理學報
徐勇、盛新志、孫巨龍、白吉玲、戴東旭、沙國河、解金春、桑鳳亭、王麟、多麗萍、楊柏齡
1999年
Intra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mixed molecular states-Observation of interference effect and determination of phase angle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陳翔凌、沙國河、姜波、解金春
2000年
光腔衰蕩光譜方法研究正丙醇羥基泛頻光譜和分子構象
化學物理學報
劉永林、許樹成、張磊、徐勇、姜波、沙國河、解金春
異丙醇的O-H伸縮振動泛頻光譜和分子構像
化學物理學報
許樹成、張磊、解金春、戴東旭、姜波、沙國河
2002年
射流式單重態(tài)氧發(fā)生器研究
化學物理學報
王香丹、楊何平、鄧列征、沈關林、沙國河
2005年
三倍頻Nd:YAG激光抽運氧氣中的受激拉曼和布里淵散射
光學學報
冷靜、沙國河、花曉清、楊何平
355 nm脈沖激光在甲烷中的高效多波長拉曼轉(zhuǎn)換
強激光與粒子束
冷靜、沙國河、楊何平、花曉清
2006年
熱散焦效應對甲烷后向受激喇曼散射的影響(英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花曉清、冷靜、楊何平、沙國河
2012年
冷射流方法脫除單重態(tài)氧氣流中的水汽
強激光與粒子束
鄧列征、石文波、杜姝彥、楊何平、沙國河
榮譽與獎項 時間
榮譽/獎項名稱
授予單位
1955年
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
——
1956年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79年
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
——
1980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中國科學院
1982年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85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中國科學院
1986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科學院
1989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科學院
1992年
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理事會
1993年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94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科學院
1996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
中國科學院
1997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99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陳嘉庚科學獎化學科學獎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
陳嘉庚科學獎數(shù)理科學獎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
2002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何梁何利基金
遼寧省優(yōu)秀專家稱號
遼寧省人民政府
2007年
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
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上海市人民政府
大連市榮譽優(yōu)秀專家
——
2008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13年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參考資料:
人物關系 稱謂
姓名
人物簡介
父親
張鑄
早年留學美國,曾任天津化工局高級工程師
母親
龍文瑗
云南哈尼族人
伯父
張銳
哈佛大學碩士、市政建設專家
叔父
張镈
著名建筑師,主持設計了人民大會堂
姑母
張錦
博士畢業(yè)于伊利諾伊大學,是中國有機化學領域較早的留美女博士,曾在北京大學任教
姑父
傅鷹
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博士畢業(yè)于美國密歇根大學,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副校長
參考資料:
人才培養(yǎng) 張存浩注重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以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人才為己任,在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時培養(yǎng)了如何國鐘、 沙國河 、 楊柏齡 、 桑鳳亭 、 楊學明 等優(yōu)秀人才。此外,為支持優(yōu)秀青年人才,張存浩將2002年獲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獎金以及在香港等地講學所得的酬金均捐贈給大連化物所;將博士生解金春列為論文第一完成人的論文獲得 吳建雄物理獎 。石文波曾說:“讀博時,我的每篇英文文章都由張老師親自反復修改,甚至細化到英文單詞表達?!?/span>中科院數(shù)學物理學部 院士 張杰 回憶說:“張存浩先生對我們的支持,時時激勵著我、溫暖著我,使我在回國一年多時間內(nèi),與同事們一起用國產(chǎn)元件建成了TW級的 飛秒激光裝置 ,并利用這臺裝置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可?!?/span> 1991年,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次年,在他的倡導下,設立中國首個人才項目“ 優(yōu)秀中青年人才專項基金 ”,1994年,主持設立“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獎 ”,培養(yǎng)了一批科技人才,至2014年,已資助3000多名青年科學家,其中近200位當選為兩院院士。
軼事
決心歸國 1950年,張存浩碩士畢業(yè)于 美國密西根大學 ,由于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感覺到美國將對中國留學生回國進行阻攔,不顧姑母勸阻,放棄留美攻讀博士學位,同年10月,回到祖國,次年進入東北科學研究所大連分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前身)工作。
婉拒署名 20世紀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張存浩為在大連化物所工作的 朱清時 與李麗等人爭取到了傅立葉變換光譜儀和染料激光器等關鍵儀器,同時,與他們共同做了激光光譜學方面的研究,但當這兩位科學家都要將論文署上張存浩的名字時,他謝絕了。
人物評價 2017年1月25日, 白春禮 院士看望張存浩,并表達了對他學術成就及學術品德的敬意,對他多年來為國家和中科院做出的突出貢獻的感謝,希望 他能繼續(xù)為國家和中科院發(fā)展貢獻力量; 8月16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主任、中科院院士楊衛(wèi)表示張存浩獨特的人格魅力是大連化物所的一面旗幟,對大連化物所的發(fā)展和成就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張存浩的君子風范、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敏銳的戰(zhàn)略洞察力以及愛才情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用一生去學習;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中民 在“科學巨匠,浩氣長存”報告中強調(diào)了張存浩院士敢為天下先; 杜祥琬 院士也評價道:“張存浩為推動我國化學激光領域的快速發(fā)展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