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8月,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根據(jù)山東省教育廳的報告,決定在省立山東大學的基礎上籌建國立山東大學。1928年8月,成立了由何思源、魏宗晉等11人組成的籌備委員會。8月7日,籌委會在當時的山東省政府所在地泰安召開第一次會議,討論通過了籌委會組織條例,研究了學校的院系設置、經(jīng)費來源、擴充校舍及原有學生轉學等問題。但由于濟南和膠濟鐵路被日軍占據(jù),籌建大學一事完全是紙上談兵,根本無法實施。 1929年4月以后,日軍陸續(xù)撤出山東,南京政府接收了濟南、青島和膠濟鐵路。此時,私立青島大學已因經(jīng)費困難、師生散失而陷入困境。南京國民政府接收青島前夕,私立青島大學校長宋傳典棄職出走,學校陷入停頓狀況。鑒此,南京政府教育部長蔣夢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均主張將國立山東大學改為國立青島大學籌備委員會,將原擬建于濟南的山東大學遷至青島,利用私立青島大學的校舍籌建國立青島大學,遂由教育部長蔣夢麟向行政院提出籌辦國立青島大學的議案。1929年6月4日,南京政府行政院第26次會議討論通過了籌建國立青島大學的議案,其議案內容如下:
“教蔣部長(夢麟)提:國立山東大學籌備經(jīng)費,因事實上困難,一切尚待規(guī)劃,查該省青島地方,有私立青島大學一所,為張宗昌逆黨前省議會議長宋傳典所辦,自膠濟經(jīng)中央接收,該校長早離校他往,現(xiàn)校中狀況紛亂,自不待言。且該校向無確定基金,全賴魯省款及青島市款補助。擬將該校取消,其校產(chǎn)歸山東大學收用,國立山東大學名稱,擬改為國立青島大學。查青島交通便利,環(huán)境優(yōu)勝,設立大學,自較濟南為宜,可否敬候公決案。決案:照辦”。從此,國立山東大學籌備委員會即改為國立青島大學籌備委員會。6月20日,國立青島大學籌備委員召開第一次會議,何思源、彭百川、王近信、趙畸、袁家普在濟南宣誓就職,山東省主席陳調元監(jiān)誓,籌委會推舉山東省教育廳廳長何思源為籌備委員會主任,另外還函聘杜光塤、傅斯年、楊振聲、蔡元培為籌委(10月,青大籌委會又增聘陳調元、于恩波、陳名豫為籌委)。何思源在會上致答詞稱“謂大學將來注重職業(yè)教育,造就專門人材”。 在此前一天,私立青島大學推舉學生代表郭恩紀等三人到濟南接見國立青島大學籌備委員會,接洽私立青島大學護校等事宜。教育部亦電催山東省教育廳速派專員到青島接收私立青島大學。6月21日,何思源與趙畸、王近信到私立青島大學進行考察、參觀,預備接收私立青島大學。何思源考察完畢返回濟南后,留趙畸、王近信在青島負責辦理校產(chǎn)接收。
南京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長、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十分關心國立青島大學的創(chuàng)辦。將國立山東大學改為國立青島大學,改在青島創(chuàng)辦的提議人就有蔡元培先生。1929年6月初,蔡元培與蔣夢麟赴青島參與青島籌備事宜。蔡元培與家人住在私立青島大學內,深為青島及大學的優(yōu)美環(huán)境所吸引,故遷校主張更力。同年8月23日,蔡元培因國立青島大學經(jīng)費遲遲未落實,遂致信吳稚暉請其代催經(jīng)費,表示:“青島之地勢氣候,將來必為文化中心點,此大學關系甚大?!?/span> 國立青大籌委會成立后,共計召開了6次會議,研究學?;I辦工作。其中第二次會議于1929年7月8日在青島召開,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教育部長蔣夢麟專程到青島參加國立青島大學籌備會議。研究辦學章程、經(jīng)費、學科設計、教員聘任、原有省立山大和私立青大學生處置等原則章程。會議決定國立青島大學設在青島,并分設工廠、農事實驗場于濟南。會議選舉何思源、傅斯年、楊振聲、趙畸(太侔)、王近信為籌委會常務委員。
7月10日,國立青島大學籌備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籌委何思源、楊振聲、袁家普、王近信、趙畸、彭百川出席會議,會議通過國立青島大學辦學諸方案,其中主要方案有行政組織經(jīng)費、教員薪金、教職員人選、舊生轉學辦法等,其要點有: 一、國立青大行政組織:校長下設校長秘書,各種委員會及教務、總務、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農學院等。
二、教員薪金標準:專任講師分為5級,從120元至240元不等;教授分7級,240元至450元不等。
三、教職員人選,教務長吳之椿、總務長王近信、工學院院長周鐘岐、文學院長楊振聲、趙琪,理學院長由教授暫代,其他職務暫缺。 四、青大經(jīng)費:教員薪金,每年共計222,000萬元,職員薪金567720元,服役工資21000元,購置費14萬元,轉學學生津貼12000元,除其他費用另計外,總計年費451770元。其經(jīng)費呈請教育部轉呈由行政院撥發(fā)。
五、舊生轉入青大,須受入學試驗,及編級試驗。并特別規(guī)定:①凡前由省立山東大學和私立青島大學入本校生,經(jīng)入學試驗及編級、試驗及格者,得轉入國立青島大學肄業(yè);②前省立山大及私立青大學生原習科分,為國立青島大學所無者,得請求發(fā)給修業(yè)證書,及轉學介紹公函投考其他國立、(民國)十八年七月二日教育部已立案之私立大學…… 第二、第三次籌備會議基本上解決了國立青島大學的辦學章程辦法。后來,上述辦學章程規(guī)則辦法除院系人事安排變動較大外,基本上得到落實。但學校經(jīng)費則未能完全落實。
對于原私立青島大學的學生,也按其??七M行了分流。其鐵路管理科學生轉入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科學生轉入北京大學第二工學院,法科學生轉入中央、復旦等4所大學。 然而,由于多種原因,國立青島大學一直未能正式開學,僅在1929年下半年,刊登過啟事,招收新生補習班。而阻礙大學及時開辦的主要原因便是接受私立青島大學和省立山東大學校產(chǎn)、辦學經(jīng)費和校長人選問題。
按照南京政府行政院命令,國立青島大學所接收的校產(chǎn)為私立青島大學的校舍及校內設施等。但在此前籌備國立山東大學時,曾決定將省立山東大學校產(chǎn)由國立山東大學接收,在此基礎上籌建國立山東大學。國立青島大學籌建后順利接收了私立青島大學的所有資產(chǎn),而省立山東大學的校產(chǎn)一直不能順利接收。幾經(jīng)周折,僅接收了原省立山東大學六個學院中的一個學院—農業(yè)??茖W校(農學院)的校產(chǎn)。而籌建所遇到的主要困難還是經(jīng)費問題。國立青島大學自籌建之日起,就被辦學經(jīng)費所困擾。1929年6月,國立青島大學籌備委員會擬定國立青島大學“經(jīng)費預算年六十萬元,擬請中央政府及省政府各出二十四萬,而市政府與膠濟鐵路各出六萬”。并上報南京國民政府審核批準。但南京國民政府遲遲不予答復。8月3日,蔡元培先生為國立青島大學經(jīng)費一事特地致函吳稚暉:“唯中央應出之費,聞業(yè)與財政部宋(子文)部長商及,尚無確切答復。弟因研究院關系,未便再向要求,欲請先生向子文切實一言,如能請蔣主席對宋諄囑則尤善。除由何仙槎(思源)見面詳一切外,專此奉托?!辈淘嗟男藕l(fā)出后,財政部和行政院對國立青大經(jīng)費似乎有所松動。8月17日,《申報》揭載:“國立青大,中央年擔經(jīng)費二四萬元,可望核準?!钡煤笥譄o下文。鑒此,國立青島大學籌委會只好再次修訂經(jīng)費預算,7月,在原擬定之年經(jīng)費60萬元無望后,將每年經(jīng)費預算核減為451770元,請行政院撥發(fā)。9月3日,《申報》載:“教部電青大籌備委員會,該校請撥各項經(jīng)費,已呈行政院核飭并分咨財、鐵兩部查照,青大經(jīng)費已有著。”數(shù)日后,“教部電國立青大籌備處,謂已將該校經(jīng)費列入十八年中央教育費預算,請行政院轉飭照撥”。此后仍未批復。國立青大籌委會只好再度修改經(jīng)費預算:“由山東省政府每年資助36萬元,青島市政府每年資助3、6萬元,膠濟鐵路局每年資助1、2萬元,其余不足之處,請由南京國民政府在教育經(jīng)費項下?lián)芙o?!睂嶋H上,國立青島大學的辦學經(jīng)費,南京政府分文未撥。上述經(jīng)費預算數(shù)額及撥發(fā)、資助單位也有較大變化。常年費實領到的,(山東)省撥三十六萬元,膠濟路撥四萬八千元,共四十萬八千元。教育部僅僅撥發(fā)了開辦費5萬元,另外5萬元開辦費由山東省政府撥付。 另外,國立青島大學的校長人選也遲遲未定?;I建之初,即有何思源出任青島大學校長之說,并見諸報章。由于何思源既是山東省教育廳廳長,又是國立青島大學籌備委員會主任,出任校長亦屬順理成章。但后來沒有下文。到了8月中旬,也就是蔡元培委托吳稚暉催促國立青島大學經(jīng)費后不久,又從南京傳出消息:“教部決任吳稚暉為國立青島大學校長,并已得吳同意”。但最終還是沒有結果。直到1930年4月,才確定由楊振聲擔任國立青島大學校長一職。 面對社會上對青島大學經(jīng)費、校長和辦學進度等種種猜測,1930年3月,國立青島大學籌委杜光塤到濟南與何思源商榷校務事項,決定:“①暑期學校必辦;②于平、豫、滬等添聘教師教員;③組織訓育委員會”等。1930年4月28日,南京國民政府任命楊振聲為國立青島大學校長。5月,楊振聲到校視事,著手聘請教師、爭取經(jīng)費和安置原有學生等工作,國立青島大學的籌建工作開始走上正規(guī)。隨著經(jīng)費、教師諸事的逐漸落實,國立青島大學招生工作也全面展開。根據(jù)籌委會決定,國立青大第一年先設置文、理兩個學院,其中文學院下設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教育學系,理學院下設數(shù)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物學系,共計7個專業(yè)學科。其聘任的教授亦與原擬聘用的人選有較大變化,張道藩任學校教務長,聞一多任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黃際遇任理學院院長兼數(shù)學系主任,梁實秋任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黃敬思任教育系主任,湯騰漢任化學系主任,曾省任生物學主任。另在見原省立山東大學農業(yè)專門學校舊址(國立青島大學在濟南的唯一校產(chǎn))設置農事實驗場。后來,又在濟南正覺寺街設立了國立青島大學工廠管理處。 1930年7月,國立青島大學在《申報》等報紙連續(xù)刊載招生廣告,于8月分別在青島、濟南招收了第一年級新生153人。9月21日,在青島原俾斯麥兵營舉行國立青島大學開學典禮,校長楊振聲宣誓就職,國立青島大學正式成立。
國立青島大學的成立,標志著青島的高等教育在經(jīng)過了中德合辦德華大學、自行創(chuàng)辦私立青島大學的艱難的探索、起步之后,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國立青島大學及以后的國立山東大學對青島和山東的高等教育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于青島20世紀30年代的文化繁榮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出身于北京大學的楊振聲出任國立青島大學校長后,以北京大學為榜樣,效法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學當校長時倡行的“兼容并包、學術自由”、“科學與民主”的辦學方針,積極延聘專家學者到青島大學來任教,以提高新建立的國立青島大學的師資力量和學術地位。許多著名專家學者如聞一多、梁實秋、黃敬思、黃際遇、湯騰漢、曾省、聞宥、游國恩、沈從文、傅鷹、任之恭等均應邀來青島大學任教。另外,還經(jīng)常邀請蔡元培、馮友蘭、顧頡剛等學者名流來青島大學講學。這種重視專家學者隊伍建設的政策對于快速提高國立青島大學的教育、科研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楊振聲還十分重視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建設。陸續(xù)制定了學校的組織規(guī)程、學則、圖書館及各部科的章程、辦事細則、各種委員會規(guī)程以及學生寢室規(guī)則等規(guī)章數(shù)十種。要求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辦事。同時,在校務工作中,提倡集思廣益和民主作風,并成立了國立青島大學校務委員會,對學校的大政方針和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共同研究實施。這些措施的實施,對于國立青島大學的建設與發(fā)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為日后國立山東大學的建立與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jīng)過一年的運作,國立青島大學除了在建校初期因畢業(yè)證書問題發(fā)生過開除學生而引發(fā)學潮外,基本上比較平靜。至于證書問題是這樣的:當首屆國立青島大學新生入校后,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學生的高中畢業(yè)證書是借用他人或偽造的,學校因此于1930年12月勒令30余名學生退學。此時距招生入學已經(jīng)近半年時間,如此處理引起“違規(guī)”學生不滿,也引起其他學生的同情,遂“激動風潮,四日起全體罷課,援助失學同學?!焙蠼?jīng)學校妥善處理后,學潮平息。其后,國立青島大學未再發(fā)生較大風波,學校逐步規(guī)范發(fā)展。1931年5月,黃炎培在青島作短暫停留時曾到青島大學參觀,他在其《黃海環(huán)游記》中寫到:“青島大學校舍,即前俾士麥兵營。去年開辦,分文理兩院。文學院分 中國哲學(注:應為 中國文學)、外國哲學(注:應為 外國文學)、教育學三系;理學院分 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四系。學生百余人,教徒(師)百人。常年費實領到的,省撥三十六萬元,膠濟路撥四萬八千圓,共四十萬八千圓”。
1931年,國立青島大學在上年辦學成功的基礎上,已有重大發(fā)展。1931年1月,學校決定增設教育學院和農學院,“教育學院新假后,決在濟開學,先招三專修班。造就鄉(xiāng)村師范師資農學院,新假后亦在濟籌辦”。但后來沒有完全實現(xiàn),只增設了 鄉(xiāng)村教育系。
1931年7月,國立青島大學從報名的412名考生中考試錄取了180名新生。開始了第二學年的教學授業(yè)。
正當國立青島大學步入正規(guī),正在良好發(fā)展之際,發(fā)生了日本侵占我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國立青島大學的愛國師生們與全國人民一起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愛國斗爭中,舊有的和平教學環(huán)境、秩序被打亂,國立青島大學進入了動蕩時期。
“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國立青島大學的愛國學生立即投入了抗日救亡斗爭。進步學生王林、俞啟威等在中共青島市委領導下發(fā)起成立了反日救國會,上街宣傳抗日,抵制日貨。在上海、北平等地學生到南京請愿后,1931年12月2日,國立青島大學的學生也沖破反動當局的壓制封鎖,組織了179人的學生請愿團到南京請愿,要求出兵抗日。由于缺乏經(jīng)驗,未能與上海、南京的請愿學生取得聯(lián)系。盡管學生們分頭向南京政府各機關呈送了請愿書,并見到了蔣介石,但蔣介石卻只用些虛假諾言來欺騙學生。正當請愿團思想動蕩不定,為下一步行動進行商量時,突然接到從青島寄來的匿名信,主要內容是:要請愿團趕快回校,否則學校將給于嚴厲處理,將請愿團騙回青島。南京請愿雖然失敗,但國立青島大學的抗日救國的活動卻沒有停止。在中共青島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進步學生組織了讀書會和時事討論會以及海鷗劇社,宣傳抗日和共產(chǎn)黨的思想主張,在學生中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遂為學校當局所不容。同年6月,國立青島大學校方作出決定:取締圖書館內的進步書籍,禁止向學生出借;推行“學分淘汰制”,規(guī)定:“學生全年學程有三門不及格或必修學程二種不及格者令其退學”。這種名為“嚴格”實際逼迫學生埋頭讀書,不去關心國家大事的規(guī)定,引起大多數(shù)學生的不滿和反對。6月中旬,各系學生代表選舉成立了國立青島大學非常學生自治會,向校方提出:取消“學分淘汰制”、取消學生住宿費、圖書館學術公開等要求,遭到校方無理拒絕,遂引發(fā)全校罷課。校方便采取斷然手段,將9名非常學生自治會常委開除,致使矛盾更加激化。 在此之前,楊振聲已在勸阻國立青大學生南下請愿無效后向南京教育部提出辭職:“本校學生179人為抗日事,簽名赴京請愿,屢經(jīng)勸導,俱無效果,臨行時聯(lián)名請假,未經(jīng)準假,即行離校,已于本月二日出發(fā),當經(jīng)電達。此舉揆之部令校章,皆難認許。惟其行動系激于愛國之熱忱,加以懲處,則青年愛國之銳氣,有挫折之虞;不加懲處,則學校風紀不嚴,無維系之法。振聲忝長斯校,處理無方,惟有懇請準予辭職,以重職責而肅紀綱,實為德便。”后經(jīng)教育部慰留后收回辭呈。1932年4月,楊振聲赴南京請中央撥發(fā)積欠國立青島大學經(jīng)費無果,再次提出辭職,又被教育部慰留。1932年6月國立青島大學因“學分淘汰制”引發(fā)學潮后,楊振聲和教務長趙畸成為學生反對的主要對象,在全國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1932年6月28日《申報》載:“青大學潮仍僵持,教員多離校。27日學生又赴楊宅請示無結果。楊談,學則過嚴系督促學生勇進,修改尚須審議。楊已電部自劾。聞教部已電魯教廳長何思源來青調停,何約29到?!蓖?,該報又載:“青大開除之學生9人,校方準其休學一年。有201名學生署名愿受同等處分。二十七晚全體學生開會議決五項:(1)否認學校一切處置;(2)驅逐校長教務長;(3)請教部另選賢能;(4)請各教授組織維持會;(5)全體赴京請愿,并通電全國大學,請一致援助”。學生的正當要求得到了許多教師的同情和支持,但也有少數(shù)教師如教務長趙畸、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梁實秋等支持校方推行“學分淘汰制”和開除學生的行為。29日,國立青島大學全體學生“發(fā)宣言,否認楊振聲校長,并驅逐教務長趙畸、圖書館長梁實秋,趙梁及其他教員均離校?!痹谛7脚c學生如此嚴重對立的情況下,楊振聲不待何思源來青調停,即于6月29日“抵京,向教育當局報告學潮經(jīng)過,并引咎辭職,聽候中央處分?!贝藭r,南京政府正在嚴厲鎮(zhèn)壓抗日救亡和一切工潮、學潮運動。7月1日下令解散了鬧學潮的中央大學,予以整理。楊振聲匯報國立青大學潮情況后,南京政府行政院迅即于7月3日下令解散國立青島大學,“聽候整理”。“現(xiàn)尚留校學生,應限于三日內一律離校,聽候甄別”。7月3日當天,國立青大即電告教育部“謂已遵令解散”。青島市政府并派保安隊進?!熬S持秩序”。并派特務到學校搜捕學運領導人王林等,迫使學生離開學校。 對于行政院解散國立青島大學一事,山東省政府則有著自己的想法。7月5日,山東省政府召開政務會議,“議決三條,貢獻行政院:(1)國立青大改為國立山東大學;(2)舊有文理院仍在青,并在濟設農工學院;)(3)設農工學院時,須與省府磋商辦法。又,省府協(xié)助青大款36萬元,7月1日起暫停發(fā),待整理就緒后再發(fā)。”山東省政府的這一措辭強硬且合乎情理的建議,最終為行政院和教育部所接受。7月10日,教育部“聘定蔣夢麟、丁惟汾、朱經(jīng)農、傅思年、趙畸、何思源、王苑亭、王向榮、張鴻烈九人為國立青島大學整理委員會委員,指定蔣夢麟為委員長”,承擔青島大學校產(chǎn)處理、學生甄別等事務。在整理校產(chǎn)、甄別學生中,許多進步學生被取消學籍,并因此發(fā)生悲劇?!扒啻髮W生孫演存,家道貧寒,因甄別落選,三十一日晚九時在解剖堂用刀自殺,被同學救出,送醫(yī)院療治?!睂W生甄別結束后,楊振聲又于8月21日和29日兩次提出辭職。盡管教育部一再挽留,但楊振聲去意已決,挽留無果。 1932年9月2日,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會議議決,將國立青島大學更名為國立山東大學;并準楊振聲校長辭職,任命趙太侔(趙畸)為國立山東大學校長。 此時的國立青島大學有中國文學、外國文學、教育學、鄉(xiāng)村教育、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八個專業(yè),既沒有后來獨立為青島醫(yī)學院(后被青島大學合并)的醫(yī)學院。也沒有后來發(fā)展為中國海洋大學的海洋、水產(chǎn)兩系。 國立山東大學后又改名山東大學,并于1958年分拆為二,原校址留下部分改稱山東海洋學院(即現(xiàn)在中國海洋大學),大部遷去濟南,并沿用山東大學名號。
趙太侔校長